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240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面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防电磁辐射功能纤维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辐射防护服
,尤其涉及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电子技术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子技术产品在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是继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后的第四种污染。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可见,如何有效防电磁辐射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0003]为了保护人体不受或尽量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防电磁辐射防护服成为自我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传统防电磁辐射防护服是将金属纤维配合织物一起织成面料,做成服装,其中的金属纤维网可以起到吸收、屏蔽电磁波的作用。然而,这类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透气效果不佳,内部环境相对闷湿,很容易让穿戴者产生不适感,长时间穿戴过程中,极容易滋生细菌,容易对穿戴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市面上的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也还或多或少存在防电磁辐射效果不显著、性能稳定性不佳、耐水洗牢度不足,防紫外线性能不好,使用寿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缺陷。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142292B公开了一种无缝编织防电磁辐射服装及其制造方法,由外层针织面料、内层屏蔽面料二层面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外层针织面料纤维配比,锦纶6弹力丝:80%

90%,锦纶66弹力丝:5%

10%,氨纶弹性纤维丝:5%

10%;内层针织面料纤维配比,锦纶6弹力丝:50%

55%,银金属导电纤维纱:45%

50%;加入助剂为3%的匀染剂、4%的洗涤剂、4%的防皱剂、2%的渗透剂和0.5%的硫铵后再加入适量染料。具有防电磁波辐射、屏蔽效能好、穿着舒适的优点。然而,该服装面料含有较大量的银金属导电纤维纱,成本较高;另外,还存在性能稳定性不佳,耐水洗牢度不足,由于银具有氧化的特性,长期穿着如碰触水滴、汗液等,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颜色发暗等情况,影响美观。
[0005]因此,开发一种防电磁辐射效果显著,性能稳定性佳,耐水洗牢度足,使用寿命长的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防电磁辐射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电磁辐射效果显著,性能稳定性佳,耐水洗牢度足,使用寿命长的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所述面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防电磁辐射功能纤维25

35份、其它纤维40

60份、石墨烯

银复合纤维8

12份;所述
防电磁辐射功能纤维是由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各组分通过湿法纺丝制成:纳米铜粉15%

20%、偶联剂3%

5%、余量为N

(2,3

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胺/N

[4

氰基
‑3‑
(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环氧丙烯酰胺共改性聚苯胺。
[0009]优选的,所述其它纤维为涤纶纤维、腈纶纤维、粘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粘胶纤维为竹炭粘胶纤维、蛋白质粘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0011]优选的,所述石墨烯

银复合纤维的来源无特殊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

银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参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702731B实施例2的方法制成。
[0012]优选的,所述N

(2,3

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胺/N

[4

氰基
‑3‑
(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环氧丙烯酰胺共改性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步骤D1、将苯胺、邻甲苯胺和间氨基苯磺酸混合,向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溶液,接着在氮气保护和0~8℃条件下,机械搅拌10

20min,随后逐滴加入过硫酸铵溶液,并剧烈搅拌;20min内滴完,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0

18小时,再分别用稀盐酸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经抽滤、干燥后,得到聚苯胺;
[0014]步骤D2、将经过步骤D1制成的聚苯胺、二甲亚砜、N

(2,3

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胺、N

[4

氰基
‑3‑
(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环氧丙烯酰胺和盐酸混合均匀,在30

60℃下反应20

30小时,反应结束后,洗涤、抽滤,去除溶剂,得到N

(2,3

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胺/N

[4

氰基
‑3‑
(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环氧丙烯酰胺共改性聚苯胺。
[0015]优选的,步骤D1中所述苯胺、邻甲苯胺、间氨基苯磺酸、盐酸溶液、过硫酸铵溶液的添加量之比为9g:11g:17g:(140

200)mL:100mL。
[0016]优选的,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

0.3mol/L;所述过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3mol/L。
[0017]优选的,步骤D2中所述聚苯胺、二甲亚砜、N

(2,3

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胺、N

[4

氰基
‑3‑
(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环氧丙烯酰胺、盐酸的质量比为10:(550

850):(0.5

1):(1

2):(0.04

0.12);所述盐酸的浓度为0.2mol/L。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混纺成混纺纱线,然后采用大圆机织造,得坯布,将坯布浸泡在50

60℃的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水溶液中8

10小时,取出后水洗3

5次,烘干,再依次经过后处理、烘干定型,得到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
[0019]优选的,所述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

10wt%;所述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取代度为70

90%。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防电磁辐射功能纤维25

35份、其它纤维40

60份、石墨烯

银复合纤维8

12份;所述防电磁辐射功能纤维是由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各组分通过湿法纺丝制成:纳米铜粉15%

20%、偶联剂3%

5%、余量为N

(2,3

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胺/N

[4

氰基
‑3‑
(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环氧丙烯酰胺共改性聚苯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纤维为涤纶纤维、腈纶纤维、粘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为竹炭粘胶纤维、蛋白质粘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电磁辐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

(2,3

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胺/N

[4

氰基
‑3‑
(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环氧丙烯酰胺共改性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D1、将苯胺、邻甲苯胺和间氨基苯磺酸混合,向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溶液,接着在氮气保护和0~8℃条件下,机械搅拌10

20min,随后逐滴加入过硫酸铵溶液,并剧烈搅拌;20min内滴完,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0

18小时,再分别用稀盐酸溶液、丙酮、去离子水洗涤,经抽滤、干燥后,得到聚苯胺;步骤D2、将经过步骤D1制成的聚苯胺、二甲亚砜、N

(2,3

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胺、N

[4

氰基
‑3‑
(三氟甲基)苯基]甲基环氧丙烯酰胺和盐酸混合均匀,在30

60℃下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丰源马颜雪汪香香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锦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