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650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通过制备双醛基壳聚糖(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臭氧层遭到不断地破坏,更多的紫外线可以直接照射到人体,紫外线过度辐射对皮肤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影响皮肤美观的问题,而是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为了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近几十年来,人们对抗紫外纺织品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防紫外线纺织品的作用机理有两种:吸收作用和反射作用。相应地紫外线遮蔽剂有吸收剂和反射剂(或称散射剂)两类。吸收剂和反射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混用。紫外线反射剂主要是利用无机微粒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可起到防紫外线透过的效应。紫外线吸收剂主要利用有机物质吸收紫外光,并进行能量转换,以热能形式或无害低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反射剂主要是二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吸收剂主要是苯酮类化合物、水杨酸类化合物等。
[0003]传统的紫外阻隔织物一般是通过浸轧法、溶胶

凝胶法、水热法等制造,其中存在着纺织品耐洗性较差、成本较高、难以规模化应用等问题。石墨烯基织物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石墨烯的二维特殊结构不仅赋予了石墨烯特殊光、电、磁等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抗菌、抗静电等性能。研究结果证明经氧化石墨烯(GO)还原而得的rGO可散射长波紫外线,吸收高能量短波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荧光或热能等无害物质。如果将石墨烯负载在纺织品纤维表面,就会赋予纺织品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因此,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开发出一种快速、高效、耐水洗、抗紫外能力强的织物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可有效提升羊绒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且制备方法简便、高效,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制备双醛基壳聚糖(D

CS)溶液:在避光条件下向壳聚糖溶于乙酸后的溶液中加入高碘酸钠(NaIO4),经无水乙醇终止后透析得到D

CS溶液;
[0008]S2、配置纳米壳聚糖(Nano

CS)溶液:将步骤S1中得到的D

CS溶液烘干后与乙酸溶液混合后加入过氧化氢(H2O2)搅拌,然后加入司班80和三聚磷酸钠(TPP)反应后得到Nano

CS溶液;
[0009]S3、制备经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量取步骤S2中配置后的Nano

CS溶液,再将清洗干净的纯羊绒织物浸入配置后的Nano

CS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洗涤、烘干,得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
[0010]S4、制备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负载石墨烯织物:将GO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超声后得到GO溶液,将步骤S43经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浸入到GO溶液中,利用
Nano

CS与GO的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原理将GO负载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表面,一段时间后洗净、烘干得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负载石墨烯织物。
[0011]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制备D

CS溶液:在避光条件下向壳聚糖溶于乙酸后的溶液中加入高碘酸钠(NaIO4),经无水乙醇终止后透析得到D

CS溶液;
[0013]S2、配置Nano

CS溶液:将步骤S1中得到的D

CS溶液烘干后与乙酸溶液混合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过氧化氢(H2O2)搅拌,然后加入司班80和三聚磷酸钠(TPP)反应后得到Nano

CS溶液;
[0014]S3、配置不同种类的Nano

CS溶液:称取一定量步骤S2中的Nano

CS溶液,将其放入配置好的乙酸溶液中搅拌,配置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

CS溶液以及浸泡不同次数的Nano

CS溶液;
[0015]S4、制备经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分别量取步骤S3中不同质量分数的Nano

CS溶液以及浸泡不同次数的Nano

CS溶液,再将清洗干净的纯羊绒织物浸入配置后的Nano

CS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洗涤、烘干,得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
[0016]S5、制备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负载石墨烯织物:将一定量的GO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超声后得到GO溶液,将步骤S4中经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浸入到GO溶液中,利用Nano

CS与GO的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原理将GO负载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表面,一段时间后洗净、烘干得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负载石墨烯织物。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基于Nano

CS与GO的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可有效将GO负载在羊绒织物表面,从而将GO的性能赋予羊绒织物。
[0019]2、由本方法制备的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不仅可以将GO有效负载在羊绒织物表面,而且羊绒表面同时含有大量的氨基(

NH2)、羧基(

COOH)等基团,可以与GO表面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提升了的GO在羊绒纤维上的负载量,同时也有效提升的负载GO后羊绒织物的抗紫外性能。
[0020]3、羊绒由于其本身的柔软和保暖的性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服装中,而采用本方法制备的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以GO为抗紫外整理剂,具备抗菌、抗静电以及抗紫外性能,在抗紫外织物、智能穿戴、抗菌衣物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0021]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0024]图2为不同放大比例的羊绒原样的扫描电镜(SEM)表征照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双醛基壳聚糖(D

CS)溶液:在避光条件下向壳聚糖溶于乙酸后的溶液中加入高碘酸钠(NaIO4),经无水乙醇终止后透析得到D

CS溶液;S2、配置纳米壳聚糖(Nano

CS)溶液:将步骤S1中得到的D

CS溶液烘干后与乙酸溶液混合后加入过氧化氢(H2O2)搅拌,然后加入司班80和三聚磷酸钠(TPP)反应后得到Nano

CS溶液;S3、制备经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量取步骤S2中配置后的Nano

CS溶液,再将清洗干净的纯羊绒织物浸入配置后的Nano

CS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洗涤、烘干,得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S4、制备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负载石墨烯织物:将GO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超声后得到GO溶液,将步骤S3中经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浸入到GO溶液中,利用Nano

CS与GO的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原理将GO负载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织物表面,一段时间后洗净、烘干得到Nano

CS修饰后的羊绒负载石墨烯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羊绒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D

CS溶液:在避光条件下向壳聚糖溶于乙酸后的溶液中加入高碘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康李中波许云辉王浩汤大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