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95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按照充电电流为4A充电1h、7A充电1h以及11A充电1h的顺序进行初始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然后将电池静置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铅酸蓄电池在刚刚完成组装时,生极板上的铅膏物质主体部分相同,都是由氧化铅、金属铅、硫酸铅、三碱式硫酸铅、四碱式硫酸铅等物质组成,虽然在极板结构、工艺添加剂方面形成了正、负极之分,但此时却不具备铅酸蓄电池放电的正、负极条件,因此需要通过化成工艺使极板转化成具有电化学特性的正、负极板。铅酸蓄电池的化成是铅酸蓄电池制造中很关键的一道工序,其转化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即使是同配方、同工艺、同批次的铅酸蓄电池,在化成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电流也会导致活性物质的颗粒大小与排列形式的变化。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方法在对电池初始充电时可能会因为充电温度过高而造成电池内的隔板被高温击穿;并且,现有的化成充电方法还存在着充电时间太长,一般充电都在90

120小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亟待研究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多只待充电电池并排放置于水浴槽内,再按照“第N只电池的负极与第N+1只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的方式将多只待充电电池串联在一起,然后将充电机的正极与第一只待充电电池的正极相连接,并将充电机的负极与最后一只待充电电池的负极相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
[0007]步骤二、充电机开始工作,先按照充电电流为4A充电1h、7A充电1h以及11A充电1h的顺序进行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然后将电池静置16

20min;
[0008]步骤三、充电机开始工作,先按照充电电流为15A充电1h、20A充电2h以及25A充电3h的顺序进行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并将电池静置25

35min;然后充电机再次工作,并按照放电电流为12A放电15min;
[0009]步骤四、重复步骤三M次后,完成对多只电池的化成充电,其中M为正整数。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机工作过程中,使用钳流表校对电池的输出电流,所检测的电流偏差应处于偏差标准范围;若所检测的电流偏差出现异常情况时,则需将充电机立即停机,待异常情况排除后再开启充电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机工作过程中,将温度计从注酸孔插入电池内部,并使温度计的检测端接触到电池内的防护片;当所述温度计的温度超过60℃
时,则需将充电机立即停机;然后向水浴槽内增加循环冷却水流,当电池的温度降到55℃以下后再开启充电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机工作过程中,若看不到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需要立即将同规格的电解液补充至电池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完成后对电池进行抽酸处理,抽酸前需要检查电池的单格内是否有酸液,若电池的单格内没有酸液,则需要将同样密度的酸液补充至电池的单格内;抽酸后下在没有关闭直流电源开关的前提下对电池进行检查,观察电池单格内是否有酸液以及电池内的极群上表面是否有酸液,若有酸液,则需要重新进行抽酸处理,直至符合指标为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酸前需要观察电池的防护片上是否有流动的酸液,若无流动的酸液,则需要向电池内补充1.31g/ml~1.32g/ml的酸液。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按照充电电流为4A充电1h、7A充电1h以及11A充电1h的顺序进行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然后将电池静置16

20min,能够使电池初期充电温度保持在40~45℃,减少电池不良,保证板栅筋条界面同铅膏之间形成良好的电子通路,同时也降低电池初期充电温度以及避免了电池内隔板被高温击穿。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按照充电电流为15A充电1h、20A充电2h以及25A充电3h的顺序进行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并将电池静置25

35min;然后充电机再次工作,并按照放电电流为12A放电15min;最后多次重复上述操作,能够有效去除极化增加充电效率,在保证充电量基础上减少了总充放电时长,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使电池一次放电合格率由90%左右提升至98%左右。
[0018]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具体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主要是针对3

EVF

200A电池的化成充电,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一、检查充电机工作是否正常,并佩戴好劳保用品;将十只待充电电池并排放
置于水浴槽内,再按照“第N只电池的负极与第N+1只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的方式将多只待充电电池串联在一起,然后将充电机的正极与第一只待充电电池的正极相连接,并将充电机的负极与最后一只待充电电池的负极相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且1≤N≤9;
[0025]步骤二、按充电工艺卡参数在控制充电机的电脑上进行参数设置,设置完后经质检员确认后开机;充电机开始工作,先按照充电电流为4A充电1h、7A充电1h以及11A充电1h的顺序进行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然后将电池静置18min;
[0026]步骤三、充电机开始工作,先按照充电电流为15A充电1h、20A充电2h以及25A充电3h的顺序进行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并将电池静置25

35min;然后充电机再次工作,并按照放电电流为12A放电15min;
[0027]步骤四、重复步骤三3次后,完成对多只电池的化成充电。
[0028]其中在充电机工作过程中,使用钳流表校对电池的输出电流,所检测的电流偏差应处于偏差标准范围;若所检测的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多只待充电电池并排放置于水浴槽内,再按照“第N只电池的负极与第N+1只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的方式将多只待充电电池串联在一起,然后将充电机的正极与第一只待充电电池的正极相连接,并将充电机的负极与最后一只待充电电池的负极相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步骤二、充电机开始工作,先按照充电电流为4A充电1h、7A充电1h以及11A充电1h的顺序进行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然后将电池静置16

20min;步骤三、充电机开始工作,先按照充电电流为15A充电1h、20A充电2h以及25A充电3h的顺序进行充电,再将充电机关闭,并将电池静置25

35min;然后充电机再次工作,并按照放电电流为12A放电15min;步骤四、重复步骤三M次后,完成对多只电池的化成充电,其中M为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化成充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工作过程中,使用钳流表校对电池的输出电流,所检测的电流偏差应处于偏差标准范围;若所检测的电流偏差出现异常情况时,则需将充电机立即停机,待异常情况排除后再开启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张涛裴小鹏敖赢聪陈志远江美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