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包括抗菌保温层、纯棉布层、抗静电层和石墨烯缝线,所述抗菌保温层、纯棉布层和抗静电层依次叠加,且抗菌保温层、纯棉布层和抗静电层通过石墨烯缝线缝合固定。该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通过从石墨矿中提取的拥有上佳分散力、连续可纺性和高溶解度的单层氧化石墨烯,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酯化共聚进而纺丝形成复合纤维的方式,使得该限位制成的面料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避免了常规的面料需要通过化学助剂涂覆才能实现的弊端,抗病毒功能更是常规化学助剂涂覆很难实现的效果,无需任何其它化学助剂的特性保证了完全实现功能的情况下对幼儿的皮肤安全无刺激。能的情况下对幼儿的皮肤安全无刺激。能的情况下对幼儿的皮肤安全无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面料
,具体为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抗菌面料是一种可以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的清洁面料,常见的抗菌面料分为两种,一种是内置的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而另一种是通过后处理技术,即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加进去,后处理的工艺相对简单,制造成本容易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控制,是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一种,但是后处理的工艺实现抗菌功能基本上都需要通过化学助剂进行涂覆的方式才能实现,而化学助剂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刺激性,特别是一些用于婴幼儿的布料中,即使使用的化学助剂毒性符合安全标准,对于皮肤较为敏感的婴幼儿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伤害,容易引起婴幼儿皮肤的过敏,而且涂覆的方式不仅使得抗菌效果仅能存在于面料的表面,同时在穿着的过程中,随着面料表层化学助剂的磨损脱落,面料的抗菌效果也会下降,而婴幼儿没有建全的安全卫生意识,经常在无意识中对衣物进行撕咬,此时脱落的化学助剂可能会进入幼儿的体内,对幼儿造成一定的伤害。
[000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抗菌面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抗菌效果不佳以及化学助剂涂层容易影响幼儿安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包括抗菌保温层、纯棉布层、抗静电层和石墨烯缝线,所述抗菌保温层、纯棉布层和抗静电层依次叠加,且抗菌保温层、纯棉布层和抗静电层通过石墨烯缝线缝合固定。
[0006]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的制备方法:
[0007]S1、将生物质石墨烯粉末、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200℃经酯化反应;
[0008]S2、将酯化得到的反应物在280℃下进行终缩聚制成生物质石墨烯聚酯纤维;
[0009]S3、通过对生物质石墨烯聚酯纤维、氨纶和涤纶长丝混纺制成抗菌保温层
[0010]S4、将氧化石墨烯与尼龙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反应制成石墨烯改性尼龙纤维;
[0011]S5、通过对石墨烯改性尼龙纤维的纺织制成抗静电层;
[0012]S6、将石墨烯分散液与纱线的造线颗粒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溶得到混溶物并挤出得到石墨烯纱线原料
[0013]S7、通过拉纱机对石墨烯纱线原料进行抽丝制成石墨烯纱线,将石墨烯纱线与亚麻线混合编织制成石墨烯缝线;
[0014]S8、将抗菌保温层、纯棉布层和抗静电层依次叠合在一起并通过石墨烯缝线缝合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抗菌保温层中生物质石墨烯聚酯纤维、氨纶和涤纶长丝的占比分别为32.8%:32.8%:34.4%。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抗菌保温层的克重维持在180g/
㎡
,穿着起来更加的舒适。
[0017]优选的,所述抗菌保温层中涤纶长丝规格为20D24F。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面料与皮肤接触的一面柔软、细腻、丝滑、伸展性和包裹性好。
[0019]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缝线中石墨烯分散液与造线颗粒的重量比例为1:50。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石墨烯纱线的强度不会由于添加过量的石墨烯分散液而降低。
[0021]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缝线由石墨烯纱线和亚麻线通过加捻的方式编织制成。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石墨烯缝线的抗拉伸强度能够通过亚麻线得到保证。
[0023]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缝线中石墨烯纱线和亚麻线的并线比例为1
‑
2股:1
‑
2股。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石墨烯缝线能够更加坚韧不易松散。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
[0026]1.通过从石墨矿中提取的拥有上佳分散力、连续可纺性和高溶解度的单层氧化石墨烯,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酯化共聚进而纺丝形成复合纤维的方式,使得该限位制成的面料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避免了常规的面料实现抗菌功能基本上都需要通过化学助剂涂覆才能实现的弊端,抗病毒功能更是常规化学助剂涂覆很难实现的效果,无需任何其它化学助剂的特性保证了完全实现功能的情况下对幼儿的皮肤安全无刺激;
[0027]2.通过石墨烯拥有的大苯环结构在特定波长范围内进行强烈的红外吸收,不仅作为理想的远红外吸收材料,同样也是理想的远红外辐射材料,通过石墨烯纤维吸收外界的光、热能并将其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反射回皮肤的方式,利用远红外线的能量与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共振,加速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纤维对人体进行温和的加热保温,使人们更加精力充沛,减少脂肪团形成;
[0028]3.通过抗静电层中石墨烯材料的良好导电性能和用于缝制面料的石墨烯缝线对静电进行快速传输的方式,使得静电荷产生时能够迅速传导至面料制成的衣物各处进行电荷的中和反应,避免静电荷堆积过多产生放电现象。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抗菌保温层;2、纯棉布层;3、抗静电层;4、石墨烯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
‑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包括抗菌保温层1、纯棉布层2、抗静电层3和石墨烯缝线4,抗菌保温层1、纯棉布层2和抗静电层3依次叠加,且抗菌保温层1、纯棉布层2和抗静电层3通过石墨烯缝线4缝合固定,通过抗菌保温层1中的石墨烯聚酯纤维对外界的光、热能将其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反射回皮肤,石墨烯拥有的大苯环结构在5
‑
15微米的波长范围内有着强烈的红外吸收,是理想的远红外吸收材料,同样也是理想的远红外辐射材料,而4
‑
16微米的远红外线被称为“生命射线”其能量能够与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共振,加速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可有效缓解疲劳、抗氧化、净化体内毒素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可以增加肌肉弹性,纤维对人体进行温和的加热保温,使人们更加精力充沛,减少脂肪团形成,石墨烯材料能催化寄生在人体皮肤表面的螨虫发生氧化应激,从而有效抑制螨虫繁殖生长,同时石墨烯纤维不含任何抗螨化学制剂,安全环保,对人体无刺激,石墨烯能够催化病毒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病毒死亡,起到一定的杀灭细菌的效果,而抗静电层3通过石墨烯材料自身良好的导线性能和石墨烯缝线4对面料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包括抗菌保温层(1)、纯棉布层(2)、抗静电层(3)和石墨烯缝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保温层(1)、纯棉布层(2)和抗静电层(3)依次叠加,且抗菌保温层(1)、纯棉布层(2)和抗静电层(3)通过石墨烯缝线(4)缝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化学助剂涂覆的抗菌石墨烯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将生物质石墨烯粉末、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200℃经酯化反应;S2、将酯化得到的反应物在280℃下进行终缩聚制成生物质石墨烯聚酯纤维;S3、通过对生物质石墨烯聚酯纤维、氨纶和涤纶长丝混纺制成抗菌保温层(1)S4、将氧化石墨烯与尼龙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反应制成石墨烯改性尼龙纤维;S5、通过对石墨烯改性尼龙纤维的纺织制成抗静电层(3);S6、将石墨烯分散液与纱线的造线颗粒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溶得到混溶物并挤出得到石墨烯纱线原料S7、通过拉纱机对石墨烯纱线原料进行抽丝制成石墨烯纱线,将石墨烯纱线与亚麻线混合编织制成石墨烯缝线(4);S8、将抗菌保温层(1)、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云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伊丝顿布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