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13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造粒装置,包括支架、滚桶、倒料机构和圆盘造粒机,其中滚桶可枢转设于支架上,且于滚桶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偏心于滚桶的轴线布置,于滚桶上设有进料口和可封闭的出料口,导料机构的接料端承接于出料口的下方,导料机构的抛料端设于滚桶的一侧,圆盘造粒机的进料口设于抛料端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造粒装置,通过设置滚桶以及滚桶内的搅拌机构,可对物料进行初步造粒,然后通过倒料机构导入到圆盘造粒机内,可对物料进行二次造粒,通过两次造粒,有效提高了造粒的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原料颗粒化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生产当中,往往需要对物料进行造粒,现有的造粒技术在造粒的过程中,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0003]原料混合搅拌、粉碎、造粒、烘干、筛分、成品包装;
[0004]造粒是成品成型的最主要步骤,决定着成品的质量好坏,而在造粒这一步骤中,往往会用到造粒装置,然而现有的造粒装置都只是经过一次造粒即可成型,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造粒装置,以可提高造粒的质量。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造粒装置,包括:
[0008]支架;
[0009]滚桶,所述滚桶可枢转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于所述滚桶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偏心于所述滚桶的轴线布置,于所述滚桶上设有进料口和可封闭的出料口;
[0010]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的接料端承接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导料机构的抛料端设于所述滚桶的一侧;
[0011]圆盘造粒机,所述圆盘造粒机的进料口设于所述抛料端的一侧,以可承接所述导料机构输送的物料。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滚桶倾斜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滚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枢转设于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架连接;
[0014]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搅拌叶片;
[0015]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设于所述滚桶的轴线的下方;
[0016]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向上伸出于所述盖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盖体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枢转。
[0017]进一步的,于各所述搅拌叶片的顶端设有凹槽。
[0018]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滚桶设于所述第一轴承上。
[0019]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电机,于所述桶体上设有连接配合件,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连接配合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筒和传送带;所述导料筒呈漏斗状,承接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传送带的底端设于所述导料筒的下方。
[0021]进一步的,于所述盖体上设有雾化机构。
[0022]进一步的,于所述桶体的内部设有防粘层。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4](1)本技术所述的造粒装置,通过设置滚桶以及滚桶内的搅拌机构,可对物料进行初步造粒,然后通过倒料机构导入到圆盘造粒机内,可对物料进行二次造粒,通过两次造粒,有效提高了造粒的质量。
[0025](2)通过将滚桶倾斜设置,有利于提高滚桶的造粒效果。
[0026](3)设置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转轴,将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第一转轴通过连接件连接,可便于对第一转轴的驱动,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的轴线在滚桶转轴的下方,可便于更好的对滚桶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和初次造粒。
[0027](4)设置盖体和桶体的可枢转连接,且盖体与支架连接,可使得在桶体枢转时,盖体可相对支架固定,以便于对设置在盖体上的第一电机等进行保护。
[0028](5)通过在搅拌叶片的顶端设置凹槽,可进一步的提高搅拌叶片对物料搅拌成粒效果。
[0029](6)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第一轴承,并将桶体设置在第一轴承上,可便于桶体的枢转设置。
[0030](7)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第二电机,并在桶体上设置连接配合件,将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连接配合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可便于第二电机驱动桶体的枢转。
[0031](8)设置导料机构包括导料筒和传送带,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同时结构比较现有,易于获取,便于装置的生产和加工。
[0032](9)通过设置雾化机构,可提高滚桶的造粒效果。
[0033](10)通过设置防粘层,可防止物料粘附在滚桶的内壁上。
附图说明
[003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滚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滚桶;2、盖体;3、支架;4、导料机构;5、圆盘造粒机;6、基座;
[0040]101、第一转轴;102、搅拌叶片;1021、凹槽;103、雾化装置;104、第二转轴;
[0041]201、第一电机;202、第一传动带;
[0042]301、第一轴承;302、固定杆;303、安装板;304、第二电机;305、第二传动带;
[0043]401、第三电机;402、导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00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造粒装置,包括支架3、滚桶1、倒料机构和圆盘造粒机5,其中滚桶1可枢转设于支架3上,且于滚桶1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偏心于滚桶1的轴线布置,于滚桶1上设有进料口和可封闭的出料口,可对物料进行初步造粒。
[0048]导料机构4的接料端承接于出料口的下方,导料机构4的抛料端设于滚桶1的一侧。圆盘造粒机5的进料口设于抛料端的一侧,以可承接导料机构4输送的物料可对物料进行二次造粒。通过两次造粒,有效提高了造粒的质量。
[0049]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造粒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支架3设置在基座6上,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竖杆,于竖杆上成型有相向延伸的固定杆302和连接杆,固定杆302位于连接杆的上方。其中,于两根连接杆之间焊接有第一轴承301,滚桶1固定在第一轴承301上,使得滚桶1可枢转设置。
[0050]为了便于滚桶1的枢转,如图2所示,于其中一根竖杆上焊接有安装板303,于安装板303上固定有第二电机304,于滚桶1的底部成型有第二转轴104,第二电机304的动力输出端和第二转轴104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3);滚桶(1),所述滚桶(1)可枢转设于所述支架(3)上,且于所述滚桶(1)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偏心于所述滚桶(1)的轴线布置,于所述滚桶(1)上设有进料口和可封闭的出料口;导料机构(4),所述导料机构(4)的接料端承接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导料机构(4)的抛料端设于所述滚桶(1)的一侧;圆盘造粒机(5),所述圆盘造粒机(5)的进料口设于所述抛料端的一侧,以可承接所述导料机构(4)输送的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桶(1)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桶(1)包括桶体和盖体(2),所述盖体(2)可枢转设于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盖体(2)与所述支架(3)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转轴(101)和设于所述第一转轴(101)上的搅拌叶片(102);所述第一转轴(101)的轴线设于所述滚桶(1)的轴线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101)的顶端向上伸出于所述盖体(2)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机(201)设于所述盖体(2)的顶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骏达王红叶王新宇李玉浩张瑞芳李旭光范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