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22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连接有上模芯,下模座连接有下模芯,上模芯上设有第一凹槽,下模芯上设有第二凹槽,下模座上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插杆,第一插杆上设有第一成型孔,第一成型孔内连接有第一成型杆,第一成型孔与第一成型杆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槽,第二滑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连接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上设有第二成型孔,第二成型孔内连接有第二成型杆,第二成型孔与第二成型杆之间形成第二环形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用压铸成型配件模具在用于压铸补偿器壳体后模具无法分离,导致无法顺利脱模的技术问题。模的技术问题。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讲是指一种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补偿器主要包括壳体、柱塞和端盖,柱塞主体设置在壳体中,一端露出在外,并由端盖封堵壳体,柱塞可在壳体内部移动,起到补偿的作用。壳体则包括主管部和次管部,主管部的外周壁上沿周向等距设有凸起,并且主管部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空腔,次管部位于空腔内并与主管部同轴设置,次管部一端连接主管部另一端的内侧端面,主管部另一端的端面上还设有凸台,凸台上沿轴向设有通孔,通孔贯穿凸台、主管部和次管部;而包括汽车补偿器的壳体、柱塞以及端盖在内的许多汽车零部件,大多采用铸造成型,其中,又以压铸作为主要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模具中,主要包括上模与下模,这些模具中的上模与下模又是整体式结构,在用于生产上述的补偿器壳体时无法顺利完成脱模。例如,中国专利CN217252702U公开了一种具有顶出功能的汽车用压铸成型配件模具,通过设置顶出组件、升降杆、移动板、压缩弹簧以及鼓风机能够将推盖从凹槽内快速顶出,进而能够将模具进行快速脱模,提高汽车配件使得生产效率;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汽车用压铸成型配件模具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均为整体式结构,脱模时也是上模具向上移动,但是由于上述的补偿器壳体中所设置的凸起为沿主管部径向方向设置,次管部沿轴向方向设置,两个结构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因此若用上述专利中的模具生产该补偿器壳体,不管模具中的模腔所对应的成型后的补偿器壳体处于何种位置或角度,次管部和凸起中至少有一个都会在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时对模具产生干涉,例如成型后的壳体在模具中为横置状态,则次管部将导致上模具无法上移,导致模具无法分离,进而导致无法顺利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利脱模的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用压铸成型配件模具在用于压铸补偿器壳体后模具无法分离,导致无法顺利脱模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底面上连接有上模芯,下模座顶面上连接有下模芯,上模芯底面上设有第一凹槽,下模芯顶面上设有第二凹槽,当上模座与下模座合模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用于成型补偿器壳体主管部的第一模腔,下模座上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一滑道分别位于下模芯的左右两侧,第一滑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插杆,第一插杆与第一模腔同轴设置,第一插杆左端面上设有第一成型孔,第一成型孔内连接有第一成型杆,第一成型孔和第一成型杆均与第一插杆同轴设置且第一成型孔与第一成型杆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槽,第二滑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
块,第二滑块上连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与第一模腔同轴设置,第二插杆右端面上设有第二成型孔,第二成型孔内连接有第二成型杆,第二成型孔和第二成型杆均与第二插杆同轴设置且第二成型孔与第二成型杆之间形成第二环形槽,第一凹槽顶面上和第二凹槽底面上分别设有用于成型补偿器壳体凸起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合模时,第二插杆位于第一模腔内且第一插杆左端面与第二凹槽右侧壁齐平,第二成型杆右端面与第一成型杆相抵。
[000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一种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模腔用于成型补偿器壳体的主管部并且成型后的补偿器壳体主管部在模具中处于横躺状态,而通过第一环形槽成型补偿器壳体上的凸台以及凸台上的通孔,通过第二环形槽成型次管部,通过第二成型杆成型次管部与主管部上的通孔,在合模时第二插杆位于第一模腔内且第一插杆左端面与第二凹槽右侧壁齐平,第二成型杆右端面与第一成型杆相抵,使得成型后的补偿器壳体上的凸起和次管部均不会对上模座产生干涉,脱模时上模座可正常上移,产品能够顺利脱模。
[0006]作为改进,下模座上还设有第三滑道,第三滑道位于下模芯前侧,第三滑道内设有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上模芯底面上设有第五凹槽,第五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前侧并与第一凹槽连通,下模芯顶面上设有第六凹槽,第六凹槽位于第二凹槽的前侧并与第二凹槽连通,第三滑块上连接有镶块,合模时,镶块后端位于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之间且镶块后端面与第一模腔前侧壁重合,且镶块后端上表面与第五凹槽之间形成用于成型补偿器壳体第一展臂的第二模腔,镶块后端下表面与第六凹槽之间形成用于成型补偿器壳体第二展臂的第三模腔;采用此种结构,通过滑动的第三滑块上的镶块与第五凹槽、第六凹槽之间形成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用于成型第一展臂与第二展臂,避免上模座在脱模时因第一展臂和第二展臂而无法上移,使得产品能够顺利脱模。
[0007]作为改进,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上均连接有斜导柱,每根斜导柱上端均连接上模座,每根斜导柱均自下往上并往靠近模腔方向倾斜设置;采用此种结构,上模座上移时可通过斜导柱分别带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往远离第一模腔方向移动,上模座下移时同样通过斜导柱分别带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往靠近第一模腔方向移动,无需另外设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的驱动机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0008]作为改进,上模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上模芯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同轴心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插接有注料套管,注料套管下端插接在第二安装孔内,注料套管上沿轴向设有注料孔,下模芯上连接有入料块,入料块位于注料孔内,入料块上设有入料通道,入料通道延伸至下模芯上并与第一模腔连通,入料通道连通注料孔;采用此种结构,通过注料孔和入料通道向第一模腔内注料。
[0009]作为改进,注料孔内壁为锥形,入料块外周壁为锥形,入料通道设于入料块外周壁上并沿入料块外周壁的母线延伸至下模芯上,入料块上且远离入料通道的外壁与注料孔内壁相贴;采用此种结构,使得物料能够准确从注料孔流入到入料通道内。
[0010]作为改进,第一成型杆左端面上设有插槽,合模时,第二成型杆的右端插接在插槽内且第二成型杆右端面与插槽的右端面相抵;采用此种结构,使得第二成型杆伸入到第一成型杆内,避免第二成型杆与第一成型杆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成型后的通孔内产生封堵通孔的废料。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的俯视图。
[0012]图2为图1中A

A部的剖视图。
[0013]图3为图2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4为图1中B

B部的剖视图。
[0015]图5为图1中C

C部的剖视图。
[0016]图6为图5中E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7为本技术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技术中下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技术中上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为本技术中补偿器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为本技术中补偿器壳体的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00)和下模座(200),所述上模座(100)底面上连接有上模芯(1),所述下模座(200)顶面上连接有下模芯(2),所述上模芯(1)底面上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下模芯(2)顶面上设有第二凹槽(4),当所述上模座(100)与所述下模座(200)合模时,所述第一凹槽(3)与所述第二凹槽(4)形成用于成型补偿器壳体主管部(300)的第一模腔(5),所述下模座(200)上设有第一滑道(6)和第二滑道(7),所述第二滑道(7)和所述第一滑道(6)分别位于所述下模芯(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滑道(6)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插杆(9),所述第一插杆(9)与所述第一模腔(5)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插杆(9)左端面上设有第一成型孔(10),所述第一成型孔(10)内连接有第一成型杆(11),所述第一成型孔(10)和所述第一成型杆(11)均与所述第一插杆(9)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成型孔(10)与所述第一成型杆(11)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槽(12),所述第二滑道(7)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所述第二滑块(13)上连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插杆(14),所述第二插杆(14)与所述第一模腔(5)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插杆(14)右端面上设有第二成型孔(15),所述第二成型孔(15)内连接有第二成型杆(16),所述第二成型孔(15)和所述第二成型杆(16)均与所述第二插杆(14)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成型孔(15)与所述第二成型杆(16)之间形成第二环形槽(17),所述第一凹槽(3)顶面上和所述第二凹槽(4)底面上分别设有用于成型补偿器壳体凸起(700)的第三凹槽(18)和第四凹槽(19),合模时,所述第二插杆(14)位于所述第一模腔(5)内且所述第一插杆(9)左端面与所述第二凹槽(4)右侧壁齐平,所述第二成型杆(16)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成型杆(11)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补偿器壳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00)上还设有第三滑道(20),所述第三滑道(20)位于所述下模芯(2)前侧,所述第三滑道(20)内设有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1),所述上模芯(1)底面上设有第五凹槽(22),所述第五凹槽(2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的前侧并与所述第一凹槽(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祖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