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07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升降平台,其包括移动底盘、升降主体和旋转台面,旋转台面包括主台面,主台面的底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稳定平台,稳定平台上设有旋转外壳,旋转外壳的顶部设有与主台面对接的辅助台面,旋转外壳的侧面设有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驱动壳体,驱动壳体的内部设有与驱动电机对接的螺杆,旋转外壳的内部设有与螺杆啮合传动的齿轮盘,齿轮盘通过中间设有的偏口传动杆连接辅助台面,稳定平台的底部连接在升降主体的升降端上,齿轮盘的齿牙上具有内凹的弧口,该平台通过设置传动齿盘的接触啮合面设置弧口结构,使得在传动过程中两个结构啮合稳定,不会发生晃动,提高旋转的稳定性。提高旋转的稳定性。提高旋转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升降平台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升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旋转升降平台在多种场所均能应用,实现升降以及定向旋转的作用,现有的升降旋转平台多用于大型机械运输,因此多采用脚架式升降结构,但是应用于实验室内的升降平台,由于对升降和旋转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多采用齿轮传动结构。
[0003]现有的齿轮传动式旋转装置,多为另个并列水平设置的啮合齿轮结构,通过电动机正向驱动主齿轮,从而带动旋转齿轮转动实现平台转动,但是,此种结构下,电动机一般设置在主齿轮水平位置的正下方或者正上方,在空间上直接提高空间占用面积;也有采用水平传动的结构形式但由于齿间存在啮合不完全的状态,但在同时升降调节状态下,旋转平台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升降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旋转平台传动过程稳定性不高而导致的平台使用不稳定而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旋转升降平台,包括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上设有升降主体,所述升降主体的顶部设有旋转台面,所述升降主体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旋转台面包括主台面,所述主台面的底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稳定平台,所述稳定平台上设有旋转外壳,所述旋转外壳的顶部设有与主台面对接的辅助台面,所述旋转外壳的侧面设有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的内部设有与驱动电机对接的螺杆,所述旋转外壳的内部设有与螺杆啮合传动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通过中间设有的偏口传动杆连接所述辅助台面,所述稳定平台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升降主体的升降端上,所述齿轮盘的齿牙上具有内凹的弧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盘具有内轮与外轮,所述内轮的内部设有供偏口传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外轮上设有多个以齿轮盘的圆心为中点的圆形排布的键孔,所述齿轮盘的内轮的厚度大于所述外轮的厚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台面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异形插槽,所述主台面的底面上设有能够嵌合在异形插槽内的插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主体包括设置在移动底盘上的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的内部设有矩形的升降基板,所述升降基板上斜向相对的两个角处设有电动升降单元,另外两个相对的角上设有升降柱,所述电动升降单元与升降柱的升降端均穿过所述箱体外壳的顶面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主台面的底面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升降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侧面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上螺接有螺
筒柱,所述螺筒柱伸出支撑柱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设有小齿轮,所述螺纹柱的底部设有与小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小齿轮与传动齿轮设置在底部的双轴轴座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内部的边侧还均匀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有能够限制所述螺筒柱的导向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底盘包括两个四角上设有耳板的基底板面,所述基底板面之间设有间隔体,底侧的基底板面的底面上设有支撑件,两个所述基底板面的耳板之间设有能够折叠及调节高度的移动组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主体横架,所述主体横架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耳板之间的螺旋轴上,所述主体横架的另一端设有脚轮。
[0014]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连接件底部的螺旋轴上设有挤压弹簧,上方的所述基底板面上设有将其贯穿的调节钮,所述调节钮的底侧端部能够接触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外部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控制主板。
[001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该旋转升降平台具有如下优点:其包括移动底盘,移动底盘上设有升降主体,升降主体的顶部设有旋转台面,升降主体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旋转台面包括主台面,主台面的底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稳定平台,稳定平台上设有旋转外壳,旋转外壳的顶部设有与主台面对接的辅助台面,旋转外壳的侧面设有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驱动壳体,驱动壳体的内部设有与驱动电机对接的螺杆,旋转外壳的内部设有与螺杆啮合传动的齿轮盘,齿轮盘通过中间设有的偏口传动杆连接辅助台面,稳定平台的底部连接在升降主体的升降端上,齿轮盘的齿牙上具有内凹的弧口,该平台通过设置螺杆带动齿轮转动的结构形式,使得驱动结构与齿轮均处于水平状态,提高传动结构之间的紧密型,且降低占用空间,并且通过设置传动齿盘的接触啮合面设置弧口结构,使得在传动过程中两个结构啮合稳定,不会发生晃动,提高旋转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平台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平台中旋转台面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台面的俯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台面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3]图5为图4中A

A向齿轮盘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辅助台面的主视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主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动升降单元的剖视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柱的内部截面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组件连接后打开状态的部分结构主视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组件连接后折叠状态的部分结构主视图。
[0030]图中:1、主台面;2、稳定平台;3、旋转外壳;4、辅助台面;5、伺服电机;6、驱动壳体;7、螺杆;8、齿轮盘;9、偏口传动杆;10、弧口;11、内轮;12、外轮;13、通孔;14、键孔;15、异形插槽;16、箱体外壳;17、升降基板;18、驱动电机;19、支撑柱;20、螺纹柱;21、螺筒柱;22、小齿轮;23、传动齿轮;24、双轴轴座;25、导杆;26、导向轴;27、升降柱;28、基底板面;29、间隔体;30、支撑件;31、主体横架;32、连接件;33、耳板;34、螺旋轴;35、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升降平台,包括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上设有升降主体,所述升降主体的顶部设有旋转台面,所述升降主体的外部设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面包括主台面,所述主台面的底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稳定平台,所述稳定平台上设有旋转外壳,所述旋转外壳的顶部设有与主台面对接的辅助台面,所述旋转外壳的侧面设有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的内部设有与驱动电机对接的螺杆,所述旋转外壳的内部设有与螺杆啮合传动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通过中间设有的偏口传动杆连接所述辅助台面,所述稳定平台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升降主体的升降端上,所述齿轮盘的齿牙上具有内凹的弧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具有内轮与外轮,所述内轮的内部设有供偏口传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外轮上设有多个以齿轮盘的圆心为中点的圆形排布的键孔,所述齿轮盘的内轮的厚度大于所述外轮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台面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异形插槽,所述主台面的底面上设有能够嵌合在异形插槽内的插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主体包括设置在移动底盘上的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的内部设有矩形的升降基板,所述升降基板上斜向相对的两个角处设有电动升降单元,另外两个相对的角上设有升降柱,所述电动升降单元与升降柱的升降端均穿过所述箱体外壳的顶面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碧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