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东阳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107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涉及汽车零部件打磨技术领域,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包括底座、驱动轴、固定结构、调节结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台,所述打磨台的内部借助驱动珠安装有打磨带,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组夹持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借助调节结构安装于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矩形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板,每个所述矩形板的表面均分别滑动连接有条形挤压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限位结构横向设计,在固定较短的零件是,限位结构会先接触打磨带影响打磨的缺点。限位结构会先接触打磨带影响打磨的缺点。限位结构会先接触打磨带影响打磨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打磨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件打磨装置由底座、防护壳、工作台、打磨台、固定结构构成的,是一种对汽车零件进行打磨的设备,在汽车生产中较为常见。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111975562B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零部件用打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零部件用打磨装置,一是通过在传动带与打磨带之间设置具有磁性的橡胶磁铁,能够对打磨后碎屑进行吸引,从而避免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影响加工环境,二是通过在传动带的后端设置多组伸缩杆,能够根据需要自由改变传动带表面的形状,从而适用于不同形状与结构的汽车底盘零件,提高打磨装置的适用性与便捷性,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顶端的工作台以及安装在工作台顶端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传动带,且传动带内表面两侧均连接有驱动辊,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安装有位于驱动辊内表面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外部等间距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传动带开口端与横杆套接。
[0004]上述一种汽车底盘零部件用打磨装置,该装置队友汽车零件进行夹持限位的组件为横向的,但是零件如果过短,会导致限位片在汽车零件之前接触打磨带,无法正常打磨零件,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限位结构横向设计,在固定较短的零件是,限位结构会先接触打磨带影响打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包括底座、驱动轴、固定结构、调节结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台,所述打磨台的内部借助驱动珠安装有打磨带,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组夹持组件和复位组件。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加设固定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对零部件正常打磨的情况下将其固定,使得打磨更加精准便捷。
[0008]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借助调节结构安装于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矩形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板,每个所述矩形板的表面均分别滑动连接有条形挤压框,所述矩形板位于条形挤压框的内部,所述矩形框的一侧抵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一侧开设有预留孔,所述矩形框靠近U形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U形板借助预留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矩形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位于U形板背离矩形框的一侧。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固定汽车零部件前,先借助辅助板转动螺纹杆带动U
形板向后移动一定程度,然后将两组夹持组件向着汽车零部件移动,条形挤压框受汽车零部件表面凹凸不平的影响,被挤压出相应的形态,然后在相反方向转动螺纹杆带动U形板挤压条形挤压框,使得当前条形挤压框的排列形态被固定,进而可以更好更精准贴切地从两边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夹持
[0010]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辅助孔,所述矩形框靠近U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对应位置的辅助孔滑动连接。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加设限位板,可以防止U形板在与矩形框错开后,没有阻挡会发生自转,影响正常使用。
[0012]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两个U形框,两个所述U形框与矩形框远离U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远离矩形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条形挤压框远离矩形框的一侧。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加设推板借助U形框向着条形挤压框方向推动,可以在使用完夹持组件过后,快速将全部条形挤压框推动至对齐,以对下一个零件进行重新排列提前做准备。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远离矩形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U形板远离矩形框的一侧,所述滑动板远离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位于U形框远离推板的一侧。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定位板可以防止U形板在滑动时从限位板上脱落出去,防脱板可以防止滑动板在向着远离矩形框的方向移动过头,滑动板从U形框内脱落。
[0016]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推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两个矩形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板,所述T形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T形板远离打磨带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远离T形板的一端套有握持套,所述滑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架,所述螺纹轴的圆弧面与驱动架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滑动架借助移动组件安装于工作台上方。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为了更精准的操作打磨的厚度,在将汽车零部件固定在夹持组件上后,可以握住握持套转动螺纹轴,借助驱动架和滑动架使得底板向前移动至需要的距离,通过加设调节结构,可以更加精准的决定向前推动的距离,以提高打磨厚度的精准性。
[0018]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下表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与滑动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远离打磨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压杆,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板,所述压杆与摩擦板相抵接,所述压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需要对夹持组件横向位置做出调节时,可以转动驱动板带动压杆转动,压杆向上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即可推动滑动架在辅助架上横向移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相反方向转动驱动板带动压杆转动,向下移动挤压摩擦板从而将滑动架的位置固定。
[0020]优选的,所述打磨台靠近矩形框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吸屑结构,所述吸屑结构包括吸屑组件和留屑组件,所述吸屑组件包括吸屑仓,所述吸屑仓靠近打磨台的一侧与打磨台
固定连接,所述吸屑仓位于打磨带的上方,所述吸屑仓的下端开设有吸屑口,所述吸屑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条形孔,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屑仓,所述储屑仓的上表面抵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靠近储屑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储屑仓过盈连接,所述留屑结构包括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开设于密封塞的下表面,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衔接孔,所述衔接孔的位置与出气口相对应。
[002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打磨带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屑,可以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从吸屑口产生吸力将打磨出的废屑吸入吸屑仓内,再通过固定框上的条形孔进入储屑仓内,出气口和衔接孔用于保持空气正常流动,使得风扇可以产生吸力,在打磨结束后,可以打开盖板将储屑仓内的废屑清出即可。
[0022]优选的,所述密封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密封塞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预留槽,两个所述预留槽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包括底座(1)、驱动轴(9)、固定结构(6)、调节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所述防护壳(2)工作台(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台(4),所述打磨台(4)的内部借助驱动珠安装有打磨带(5),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两组夹持组件(61)和复位组件(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61)包括矩形框(611),所述矩形框(611)借助调节结构(7)安装于工作台(3)的上表面,所述矩形框(6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板(612),每个所述矩形板(612)的表面均分别滑动连接有条形挤压框(613),所述矩形板(612)位于条形挤压框(613)的内部,所述矩形框(611)的一侧抵接有U形板(614),所述U形板(614)的一侧开设有预留孔(617),所述矩形框(611)靠近U形板(6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15),所述U形板(614)借助预留孔(617)与螺纹杆(61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615)远离矩形框(6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616),所述辅助板(616)位于U形板(614)背离矩形框(61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614)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辅助孔(618),所述矩形框(611)靠近U形板(6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619),所述限位板(619)与对应位置的辅助孔(618)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62)包括两个U形框(621),两个所述U形框(621)与矩形框(611)远离U形板(6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6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622),所述滑动板(622)远离矩形框(6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23),所述推板(623)位于条形挤压框(613)远离矩形框(611)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19)远离矩形框(6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625),所述定位板(625)位于U形板(614)远离矩形框(611)的一侧,所述滑动板(622)远离推板(6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脱板(624),所述防脱板(624)位于U形框(621)远离推板(623)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7)包括推动组件(71)和移动组件(72),所述推动组件(71)包括底板(711),所述底板(711)的上表面与两个矩形框(6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7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板(712),所述T形板(712)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713),所述T形板(712)远离打磨带(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轴(714),所述螺纹轴(714)远离T形板(712)的一端套有握持套(715),所述滑动架(7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架(716),所述螺纹轴(714)的圆弧面与驱动架(716)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滑动架(713)借助移动组件(72)安装于工作台(3)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72)包括辅助架(722),所述辅助架(722)的下表面与工作台(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架(72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721),所述移动板(721)的上表面与滑动架(7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713)远离打磨带(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723),所述延伸板(723)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压杆(724),所述工作台(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板(726),所述压杆(724)与摩擦板(726)相抵接,所述压杆(7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板(72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台(4)靠近
矩形框(61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吸屑结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东阳范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常东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