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97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28
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包括由机仓和内部设置有集尘仓的过滤仓组成的车箱,车箱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后轮,后轮的后侧设置有滚刷机构和喷淋装置,滚刷机构包括滚刷装置,喷淋装置与滚刷装置相对应;喷淋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的喷淋管、水泵和水箱,水泵和水箱设于机仓的内部,喷淋管与滚刷装置对应的一侧设有上下两排喷嘴,两排喷嘴相互交错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喷淋装置,可对滚刷装置进行喷雾,起到有效地抑制扬尘;与滚刷装置对应的喷淋管上设置上下两排喷嘴,两排的喷嘴交错设置,提高了水幕覆盖的完整度,提高了抑制扬尘的效果;通过吹风箱,可集中吹风气流,对地面凹陷不平处的灰尘吹起效果显著。平处的灰尘吹起效果显著。平处的灰尘吹起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卫设备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

技术介绍

[0002]道路清扫车是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干线公路,市政以及机场道面、城市住宅区、公园等道路清扫。清扫车极大地解放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3]与道路清扫车配装的垃圾清扫装置,如纯吸式道路清扫车采用负压纯吸的原理,由吸尘系统、一次集尘箱、二次集尘箱、粉尘回收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及行走系统等组成,具有吸尘范围广、吸净率高、出风口无粉尘排放、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这种纯吸式道路清扫车,其清扫装置通常为盘式的清扫转盘,清扫转盘旋转扫地时垃圾被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向外甩出,对路面的清扫不彻底,清扫盘之间存在清扫死角,对较大较重的垃圾无法扫除、吸入;另外,在地面积灰严重的区域,经常出现灰尘量较大,导致排风机无法将大部分灰尘抽走的情况,出现扬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清扫效果好,且可避免出现扬情况的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包括由机仓和内部设置有集尘仓的过滤仓组成的车箱,所述车箱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后轮,所述后轮的后侧设置有滚刷机构和喷淋装置,所述滚刷机构包括滚刷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滚刷装置相对应。
[0006]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的喷淋管、水泵和水箱,所述水泵和水箱设于机仓的内部,所述喷淋管与滚刷装置对应的一侧设有上下两排喷嘴,两排所述喷嘴相互交错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机仓内设置有连接电源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上设置有抽风管和出风管;所述出尘器设置在集尘仓的两侧,所述出尘器包括与集尘仓上部两侧相连接的出尘口,以及与出尘口相连通的气管;所述过滤仓的后部上端设置有过滤箱仓口,所述过滤仓的后部中间设置有过滤仓门;所述过滤仓设置有抽风箱、过滤箱和传送带组件,所述抽风箱设置在过滤仓的前端顶部,所述抽风箱的下端与抽风管相连通,所述抽风箱的后端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传送带组件设置在集尘仓的底部,所述传送带组件后端为过滤仓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滚刷机构包括支撑杆和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与滚刷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滚刷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支撑连接,所述滚刷装置的上部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顶部与气管相连通的;所述滚刷装置的后方设置有连接出风管的吹气装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滚刷装置的前端设有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刷板、
圆槽、水平螺旋输送机、输送管、倾斜螺旋输送机、排出管和电机,所述刷板设置在滚刷装置前下方,所述刷板前方连接有圆槽,所述圆槽中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水平螺旋输送机,所述水平螺旋输送机的驱动端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中套装有由电机驱动的倾斜螺旋输送机,所述输送管上端贯穿至过滤仓,所述输送管通过排出管与集尘仓相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吹风箱、入风管和吹风口,所述吹风箱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出风管的入风管,所述吹风箱的底部前侧设置有吹风嘴,所述吹风口设置有吹风嘴的前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吹风箱呈圆筒型,所述入风管设置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吹风箱的左部和右部,所述入风管连接吹风箱处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左右两个入风口的相对且错开设置,所述吹风口呈水平窄口状,所述吹风口的宽为一毫米。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罩的顶部通过软管与气管相连通;所述排出管为末端向下倾斜;所述抽风机和过滤箱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出尘器左右对称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集尘仓呈倒梯台状;所述电源为发电机或蓄电池;所述过滤箱的后端与贯穿外壳后端的过滤箱仓口相连接;所述吸尘罩的两侧设置有便于滚刷装置的活动的槽口;所述滚刷装置为圆柱型高速旋转扫把,所述从地面向后下方的刷板上旋转。
[0013]工作原理:抽风机工作时,抽风机通过抽风管和抽风箱对过滤箱进行抽气,此时集尘仓形成空气负压,进而使外部的空气依次通过软管、气管和出尘口进入集尘仓中;因而路面空气连同灰尘从滚刷装置上的吸尘罩进入软管,然后经过气管从出尘口进入集尘仓中,在过滤箱的过滤作用下,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抽风管进入抽风机中;同时抽风机对出风管进行吹气,通过出风管气流流向吹风箱,然后经吹风嘴的吹风口向滚刷装置吹出,做吹气作业,将地面凹陷不平处的灰尘吹起;喷淋装置的喷嘴向滚刷装置喷水,湿润滚刷装置及其附近空间,进而起到抑制扬尘的作用;滚刷装置的滚刷从地面向后下方的刷板上旋转,将路面上的砂石颗粒或粉状物通过刷板进入圆槽中,然后依次借助水平螺旋输送机和倾斜螺旋输送机的输送,通过输送管进入排出管中,最后掉落在集尘仓中;灰尘在集尘仓中,通过过滤箱的过滤作用和重力作用,将集中堆积在呈倒梯台底部的传送带组件上;清理时,打开过滤仓门,启动传送带组件即可将堆积的灰尘清理出却;另外打开过滤箱仓口,即可取出过滤箱进行维护工作。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喷淋装置,可对滚刷装置进行喷雾,起到有效地抑制扬尘;与滚刷装置对应的喷淋管上设置上下两排喷嘴,两排的喷嘴交错设置,提高了水幕覆盖的完整度,提高了抑制扬尘的效果;2.通过吹风箱,可集中吹风气流,且从水平窄口均匀吹出,吹出的风强劲有力,对地面凹陷不平处的灰尘吹起效果显著;3.通过螺旋输送机构,可将路面上的砂石颗粒或粉状物收集在集尘仓中,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了路面清洁的效果;4.集尘仓呈倒梯台状,集尘仓的两边斜板上调有对称的两个出尘口,顶部设有两
个过滤箱,使过滤效果和积尘效果达到最大化;5.滚刷为圆柱型高速旋转扫把,可将地面扫松,扫起,利于喷气更干净彻底的将地面尘土清除;通过高速旋转清扫,高压气流吹扫和同时吸尘除尘的方式彻底清除路面灰尘,达到除尘降霾,洁净空气,有效降低PM2.5的目的,且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节能,环保效果极佳;6.通过抽风机的抽气和吹气的同时工作和循环工作,使工作效率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15]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面A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面B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滚刷机构和喷淋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喷淋管的示意图。
[0016]附图中:1、车箱,11、机仓,12、过滤仓,13、过滤箱仓口,14、过滤仓门,15、后轮,21、抽风机,211、抽风管,212、出风管,22、抽风箱,221、过滤箱,23、传送带组件,231、出尘器,232、气管,41、滚刷装置,411、支撑杆,412、吸尘罩,4121、槽口,421、刷板,422、圆槽,4221、水平螺旋输送机,423、输送管,4231、倾斜螺旋输送机,424、排出管,425、电机,43、吹风箱,431、入风管,4311、入风口,432、吹风嘴,4321、吹风口,51、喷淋管,52、喷嘴,53、水管,54、水泵,55、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机仓和内部设置有集尘仓的过滤仓组成的车箱,所述车箱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后轮,所述后轮的后侧设置有滚刷机构和喷淋装置,所述滚刷机构包括滚刷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滚刷装置相对应;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的喷淋管、水泵和水箱,所述水泵和水箱设于机仓的内部,所述喷淋管与滚刷装置对应的一侧设有上下两排喷嘴,两排所述喷嘴相互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仓内设置有连接电源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上设置有抽风管和出风管;所述出尘器设置在集尘仓的两侧,所述出尘器包括与集尘仓上部两侧相连接的出尘口,以及与出尘口相连通的气管;所述过滤仓的后部上端设置有过滤箱仓口,所述过滤仓的后部中间设置有过滤仓门;所述过滤仓设置有抽风箱、过滤箱和传送带组件,所述抽风箱设置在过滤仓的前端顶部,所述抽风箱的下端与抽风管相连通,所述抽风箱的后端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传送带组件设置在集尘仓的底部,所述传送带组件后端为过滤仓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机构包括支撑杆和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与滚刷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滚刷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杆支撑连接,所述滚刷装置的上部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顶部与气管相连通的;所述滚刷装置的后方设置有连接出风管的吹气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深度保洁环卫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轶疆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