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沾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943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沾油装置,包括有架体,且架体上还安装有第一固定安装板,第三驱动机构,油箱承载组件及控制机构,所述移动安装板安装于在第一固定安装板上,且在第三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相对架体移动;所述沾油机构固定于移动安装板上,包括用于沾取油料的沾油组件以及驱动沾油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油箱承载组件包括有油箱、油勺及第二驱动机构,该油箱具有一个容纳空间,且容纳有油料,该第一端部位于该油料内,且该第一端部的上端面上凹陷有凹槽,该第二端部固定于第二驱动机构上;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将油勺移动至第五位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将沾油组件移动至第三位置,使沾油针的一端插入油勺的凹槽内以实现沾油针沾取油料。沾油针沾取油料。沾油针沾取油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沾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沾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散热风扇被广泛运用于计算机、通讯产品、光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等各种现代仪器设备上,用于保证设备内部核心部件及时散热,避免由于设备内部过热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3]电子产品中的散热风扇尺寸很小,在散热风扇的组装过程中,放置耐磨片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耐磨片未安装到位,会导致转轴磨损严重。因此,在传统工艺流程中,通常需要人为进行一次点油(加油料)工序,以便使耐磨片贴付于油料后安置于轴管中。但是由于人工点油存在:每次人工掌握的力度难以保持一致,易导致沾油针沾取了过多的油料而导致沾油针在移动过程中随意掉落,使掉落的油料容易掉入产品的其他区域,以至于后续会增加处理油料过多而导致的其他工序,使成本增加等,或导致轴管内因油料过多使耐磨片悬浮于油料表面,以增加耐磨片安装到位的难度。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沾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2);第一固定安装板(21),固定于所述架体(12)上;移动安装板(22),安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板(21)上;第三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移动安装板(22)在第一固定安装板(21)上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沾油机构(3),固定于所述移动安装板(22)上,包括用于沾取油料的沾油组件(31)以及驱动所述沾油组件(31)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2),所述沾油组件(31)具有一个沾油针(314),所述沾油针(314)用于沾取油料;油箱承载组件(4),固定于所述架体(12)上,且位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2)的下方,包括油箱(42)、油勺(43)及第二驱动机构(45);所述油箱(42)具有用于容纳油料且开口向上的容纳空间(421),所述油勺(4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431)及第二端部(432),所述第一端部(431)容置于容纳空间(421)内,所述第一端部(431)的上端面(431a)上凹陷形成有凹槽(434),所述第二端部(432)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5)上,第二驱动机构(45)驱动油勺(43)沿所述第二方向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往复移动;当移动安装板(22)位于第一位置,且沾油组件(31)位于第三位置,且油勺(43)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沾油针(314)的一端插入油勺(43)的凹槽(434)沾取油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承载组件(4)还包括封油盖(44),所述封油盖(44)位于所述油箱(42)的上方,且覆盖油箱(42)的容纳空间(421)的开口,所述封油盖(44)上贯穿形成有第一通孔(441),所述沾油针(314)经第一通孔(441)插入容纳空间(4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移动安装板(22)位于第一位置,且沾油组件(31)位于第三位置,且油勺(43)位于第五位置时,所述沾油针(314)的端部抵触于凹槽(434)的内底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盖(44)上贯穿形成有第一通槽(442),所述油勺(43)穿入第一通槽(442),所述第一端部(431)位于容纳空间(421)内,所述第二端部(432)位于容纳空间(421)外且与第二驱动机构(45)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勺(43)大致呈Z形,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段、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段,所述第一端部(431)位于第一段上,所述第二端部(432)位于第二段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431a)上还形成有至少两个倾斜面(431b),至少两个所述倾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标单文桃黄凯林连凯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