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的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光固化增材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的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陶瓷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基于“逐层制造、层层叠加”原理的陶瓷材料成形技术。作为一种由三维数据驱动直接制造陶瓷零件的技术,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无需模具就能实现高精度复杂形状零件的快速制造。由于不受传统陶瓷加工技术的的限制,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实现陶瓷零件在几何结构内的自由设计,能够对结构和功能陶瓷的设计和制备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0003]光固化成形过程是通过紫外光光束曝光并固化单层陶瓷树脂浆料,并层层叠加获得打印生坯。生坯经过脱脂和烧结过程获得最终零件。低粘度高固相含量的光固化陶瓷树脂浆料是获得高质量样品的关键。光固化陶瓷树脂浆料是由陶瓷粉末颗粒、分散剂、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和其它辅助添加剂等组分构成。当浆料的粘度过高时,在打印过程中陶瓷浆料很难流畅均匀地铺散在已固化层导致打印样品的均匀性变差甚至打印失败。同时如果浆料的固含量较低也会造成较大的烧结收缩率和较差的性能。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陶瓷的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设计比例配取分散剂,光敏树脂,光引发剂、防沉剂进行第一次搅拌获得预混液,预混液中加入纳米陶瓷粉末,第二次搅拌获得陶瓷浆料,再将陶瓷浆料通过施加温度场的光固化设备进行光固化打印,即获得光固化坯体;光固化坯体依次进行脱脂、烧结即可得到陶瓷零件;所述光固化打印时,施加温度场的温度范围为30
‑
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的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打印时,施加温度场的温度范围为50
‑
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的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浆料,按质量份数计,组成如下:纳米陶瓷粉末78
‑
88份,分散剂3
‑
6份,光引发剂1
‑
3份,光敏树脂9
‑
17份,防沉剂1份;其中,所述分散剂为超级分散剂41000;所述光引发剂为TPO,所述防沉剂为BYK410,所述光敏树脂由如下质量份的成分组成:已二醇二丙烯酸75
‑
8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5
‑
25份。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陶瓷的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粉末粒径为400
‑
800nm。5.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陶瓷的光固化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搅拌的转速为1500
‑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金,卞海州,胡宁,赵丽滨,刘飞,李昊,刘绍军,丁湘燕,亓新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