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材料加工
,具体是一种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吸附功能材料在医疗器械、有机物的分离纯化、水污染处理、湿法冶金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碳纳米管、分子筛、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等是当前应用较多的吸附材料,但这些材料普遍存在价格昂贵、制备工艺流程相对复杂等问题,如:碳纳米管、分子筛制备要求高,制备效果会影响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吸附效果好,但制备成本高,而生物炭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新型吸附材料,由于其表面富含官能团,且对多种有机污染物质都有极强吸附能力而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的生物炭类吸附材料多以玉米秸秆或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生物炭,主要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去除。
[0003]随着生物炭运用于各个行业,生物炭的使用量也大量增加,同时对生物炭的吸附能力要求也逐渐增大,为了增强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因此提供了一种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达到增强生物炭类吸附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原料贝壳用高压纯净水清洗干净,在0.4
‑
0.6%质量浓度的盐酸水溶液中浸泡0.5
‑
2h,清除贝壳表面的附着杂质后用清水二次洗涤,晾干得干燥贝壳备用;步骤二:将上述步骤一制备的干燥贝壳用破碎机进行初步破碎,后用高速振动球磨机研磨成粉末状,过150
‑
200目筛后,得贝壳粉备用;步骤三:将上述步骤二制备的贝壳粉置于高温管式烧结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30℃/min的升温速率对炉管加热至600
‑
900℃,高温热解1
‑
1.5h,待炉管冷却后取出,得生物炭原炭备用;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制备的生物炭原炭加入到带夹套的反应釜中,加入0.6 mol/L的AlCl3溶液,控制温度50
‑
80℃,搅拌加热1
‑
2h后用NaOH溶液将悬浮液的pH值调至7.0,室温下静置24
‑
48h,过滤后得到Al
3+
改性生物炭;用去离子水洗涤Al
3+
改性生物炭5
‑
10次,然后用乙醇继续洗涤直到不含氯离子,过滤、干燥,得到生物炭类吸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原料贝壳为椰子螺壳或海白螺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按照1:10固液比向生物炭原炭中加入AlCl3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破碎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两个破碎辊(2),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所述外壳(1)通过动力机构(4)驱动所述破碎辊(2)进行转动,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外壁的电机(401),所述电机(401)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402),所述蜗杆(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403),所述外壳(1)的外壁位于所述第一直齿轮(403)的一侧依次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直齿轮(404),两个所述第二直齿轮(404)分别与两个所述破碎辊(2)相连接;所述外壳(1)通过分离机构(5)对破碎后的贝壳进行分离;所述外壳(1)通过位移机构(6)将未破碎完全的贝壳再次投入进行破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炭类吸附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5)包括网格板(501),所述网格板(501)安装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并位于所述破碎辊(2)的下方,所述蜗杆(402)的底端设置有蜗轮(502),所述蜗轮(5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杆(503),所述第一往复丝杆(503)的外壁连接有活动架(504),所述活动架(504)延伸至所述外壳(1)的内壁,所述活动架(5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刮板(505),所述刮板(50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506),所述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蒋永光,赵峻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智医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