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反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催化低温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反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多相催化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的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人类对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造成大量CO2排放,其引发一系列例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以及动植物多样性减少等的严重环境问题。将工厂废气中的CO2捕集并将其转化为甲烷、甲醇或其他高值化学品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两全之策。其中CO2甲烷化在能源转换和H2能存储应用中的具有广阔的前景。
[0003]ΔH
298 K
=
‑
165.1 kJ mol
‑1(1)
[0004]ΔH
298 K
=41.2 kJ mol
‑1(2)
[0005]CO2甲烷化反应(方程式1)热力学焓变为
‑
165.1kJ mol
‑1,是强放热反应,因此该反应过程低温热力学有利。但是CO2还原为CH4涉及八个电子的转移,在加氢过程中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反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反相催化剂以解离氢气的金属作为载体,以产生氧空位吸附活化二氧化碳的纳米氧化物作为负载相,纳米氧化物均匀分散于金属载体表面,具备纳米氧化物/金属反相界面结构;其中,载体金属选自钴、镍、铝、铜、钌中的一种或多种;负载相纳米氧化物选自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锰、氧化铈、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载体和负载相中金属的总摩尔量,负载相金属的摩尔分数在0.01~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反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水热法或共沉淀法,在沉淀剂以及溶剂条件下制备载体前驱体;通过溶胶法在沉淀剂、溶剂和保护剂条件下制备纳米氧化物分散液;通过原位沉淀或过体积浸渍的方式,将纳米氧化物原位沉积沉淀或浸渍到载体前驱体上,得到的粉末状固体再经过焙烧、还原步骤后,纳米氧化物均匀分散于金属载体表面,即得固体反相催化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反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氧化物的合成将负载相的前体盐溶解于溶剂中,所得溶液加入到沉淀剂溶液中,得到氢氧化物溶胶;将所得氢氧化物溶胶加入到乙醇中,得到氢氧化物
‑
乙醇溶胶;再将氢氧化物
‑
乙醇溶胶分散于油酸/油胺/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转移高压釜中,密封,在80~220℃下溶剂热处理1~24h,之后收集固体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pH为中性,冻干,得到纳米氧化物,分散于乙醇中得到纳米氧化物分散液,备用;其中,负载相的前体盐选自四氯化钛、钛酸四丁酯;硝酸铝、水合硝酸铝、氯化铝;硝酸锰、水合硝酸锰、氯化锰;硝酸铈、水合硝酸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利,唐鑫,武艺超,宋楚乔,卢晗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