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工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工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此异形工件不仅批量大加工面多,而且加工精度、形位公差及表面质量要求均很高,如何控制形位公差及表面质量要求是其加工的难点和关键。目前该异形工件是采用多台设备分次进行加工,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另外在分次加工时存在多次装夹定位基准不统一等误差,致使加工尺寸不符合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构思合理,能准确、方便、快速地对异形工件进行加工,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夹,多个工位同时加工,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多次装夹存在的定位及装夹误差,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的异形工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上述的异形工件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位和工作台驱动装置;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匹配设置有直线导轨副;所述直线导轨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工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位(2)和工作台驱动装置(3);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匹配设置有直线导轨副(11);所述直线导轨副(11)上匹配滑动安装有移动滑台(12);所述移动滑台(12)的上部匹配设置有用于装夹异形工件(4)的夹具(121);所述移动滑台(12)的底部还匹配设置有传动齿条;所述工作台(1)的外侧匹配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所述工位(2);所述工作台驱动装置(3)匹配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其包括工作台驱动电机(31)和工作台驱动轴(32);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31)匹配水平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一侧;所述工作台驱动轴(42)的一端匹配连接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端,另一端匹配安装有传动齿轮并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移动滑台(12)底部的传动齿条匹配啮合;所述移动滑台(12)在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31)的驱动下在各个所述工位(2)之间运动以进行异形工件(4)的加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工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2)包括第一工位(21)、第二工位(22)和第三工位(23);所述第一工位(21)匹配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进料端的纵向外侧;所述第二工位(22)和第三工作位(23)匹配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出料端的纵向相对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工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21)包括一对第一工位支座(211)、第一工位加工电机(212)、第一工位加工刀具(213)和第一工位刀具支座(214);一对所述第一工位支座(211)匹配对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进料端的纵向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工位加工电机(212)匹配水平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工位支座(211)的上部,其动力输出端匹配安装有第一工位加工主轴(2121);所述第一工位刀具支座(214)匹配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工位支座(211)的上部且底部匹配固设有导向螺母(2141);所述第一工位加工主轴(2121)水平伸向所述移动滑台(12)上方且末端与所述第一工位刀杆支座(214)匹配铰接;所述第一工位加工刀具(213)匹配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位加工主轴(212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工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21)还包括刀具支座调整机构(215);所述刀具支座调整机构(215)匹配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位刀具支座(214)一侧的所述第一工位支座(211)的上部,其包括调整螺母(2151)、调整螺杆(2152)和调整转盘(2153);所述调整螺母(2151)匹配固设于所述第一工位支座(211)的顶部外侧边;所述调整螺杆(2152)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螺母(214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调整螺杆(2152)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螺母(215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并向所述调整螺母(2151)外侧伸出;所述调整转盘(2153)匹配固定安装于所述调整螺杆(2152)向所述调整螺母(2151)外侧伸出的另一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江海,冯来义,吉敏廷,胡小斌,王琛,蔡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