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荣专利>正文

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88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其针体为前端管口带有波浪状弧缺或坡口,尾端接有带后倾侧出之导流管和补液管的联管节之管段,联管节端口配在更替旋接的封帽和有孔盖帽,系列芯针为一组可更换插置于针体配用的药针,芯针系由螺旋管身分别同呈扁平、球、锥、丝环状管头构成之芯管与连通管座固接一体。可血肿碎化、旋流补液与导流并施,得以维持在正常颅压下操作,达到前所未有之微创疗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微创治疗中所应用的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在现有微创治疗用于清除颅内血肿的器械中,具有代表性的《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专利(ZL932044252.8),尚存较大缺陷针体前端管口为平口状,易于被血肿块封堵,单一结构的血肿粉碎器在临床中难以有效地针对术者的不同病灶位置、血肿形态及其与脑组织的关联状况而实施相应治疗,特别是因其结构所致,无法保证实施粉碎血肿术中,可同步稳定地引流与补液,以致引发颅压波动大、脑损伤及血肿清除效果差等不良后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之弊端,创新设计出一种结构独特之针体及更替配用的系列芯针,可血肿碎化、旋流补液与导流并施,得以维持在接近正常颅压下操作,及时有效地清除血肿,为患者造福。本技术的任务是按照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这种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包括有针体和系列芯针组配而成,其针体为前端管口带有波浪状弧缺或者坡口,尾端接有带后倾侧出之导流管和补液管的联管节之管段,联管节端口配有更替旋接的封帽和有中孔的盖帽,系列芯针为一组可更替插置于针体管腔配用的芯针,所说的芯针系由螺旋状管身及直管外套接螺旋翅片状管身又分别同带有流出孔的扁平、球及锥与丝环状之管头构成芯管和接其后端并带有连通的侧孔之管座而固接成一体件。即芯管是由自身旋绕而成之等距螺旋状管身和自身旋绕而成之不等距螺旋状管身,以及直管外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状管身和直管外套接不等距螺旋翅片状管身,分别同扁平、球及锥与丝环状管头可构成16种基本芯管,附加管头所开设的不同数目及不同流向之流出孔,可制成管座结构相同而芯管有别的系列芯针;芯针与针体组配,其芯管之管头探出针体前端管口0.1-5mm;芯针的芯管之管头上所开设的流出孔数为1-6个。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其优异之处显而易见针体前端管口的独特设计,可有效地防止术中血肿块封堵,与探出管口并旋转的芯针管头匹配,兼具粉碎细化血肿块的功能;联管节上所设的导流管和补液管后倾侧出,有益于减小引流液排出及补给液输入的流动阻力;系列芯针的单支结构各异,可针对不同血肿块的形态选用,提高手术疗效;芯针与针体套插构成导流与补液两相分置的通道,附以芯针螺旋结构之管身及管头的几种造型和流出孔数目与开设位置的不同,可血肿碎化、旋流补液与导流并施,得以维持在接近正常颅压下操作,减轻脑损伤;整体结构组配合理、易于操作,使手术符合相关国际医疗卫生标准。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图1是针体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盖帽的剖视示意图3是系列芯针中择选出五种芯针之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一种组配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管段1、联管节2、补液管3、中腔4、导流管5、管口6、盖帽7、中孔8、管座9、侧孔10、等距螺旋状管身11、梯形扁平状管头12、流出孔13、渐进螺旋状管身14、圆球状管头15、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状管身16、矩形扁平状管头17、套接渐进螺旋翅片状管身18、圆锥状管头19、丝环状管头20。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这种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包括有针体和系列芯针组配而成,其针体如图1所示,系由一个前端管口6带有波浪状弧缺的管段1与装接于其尾端的联管节2所构成。联管节2之内开设有与管段1同心相接与连通之中腔4,其外又分置有后倾侧出之补液管3和导流管5,从而构成四通结构,其中腔4的端口还配有可替换旋接的无孔之封帽和带中孔8之盖帽7。由图2可见,中孔8开设于盖帽7的圆形盖面之中心处。系列芯针是一组可更替插置于针体而配用的芯针。图3所示为择选出五种芯针其共同之处是芯管后端均封接带有与之相连通的侧孔10之管座9,不同之处在于芯管结构的差异,分别是3-1是等距螺旋管扁平头芯针,其芯管是由等距螺旋状管身14与梯形扁平状管头12所构成,其管头上设有呈60°夹角而前指的2个流出孔13;3-2是不等距螺旋管球头芯针,其芯管是由渐进螺旋状管身14与圆球状管头15所构成,其管头上设有呈放射状指向的6个流出孔13;3-3是直管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管扁平头芯针,其芯管是由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状管身16与矩形扁平状管头17所构成,其管头上开设有同管身呈垂直状又相背指向的2个流出孔13;3-4是直管套接渐进螺旋翅片管锥头芯针,其芯管是由套接渐进螺旋翅片状管身18与圆锥状管头19所构成,其管头上开设有向前指向的1个流出孔13;3-5是直管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管丝环头芯针,其芯管是由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状管身16与钢丝环形的丝环状管头20所构成,其管头为2个相分流指向的流出孔13。芯针与针体匹配,其管头探出针体前端管口6在0.1-5mm之长,分别适于对液态、半固态、坚密固态等形态,以及同插置在颅内针体呈垂直状、水平状或者居问状分布的薄片、团形等多种状况的血肿块之清除。临床应用简述在由CT机等仪器对术者颅内血肿探知、定位、确认之后,选用相应的针体与配用芯针组配一体。如图4所示,系直管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管扁平头芯针同针体的组合该芯针的管座9置于针体的联管节2之中腔4内,其尾端自旋接于联管节2端口密封的盖帽7之中孔8伸出以连接旋转,侧孔10恰与补液管3的管口相对;套接等距旋转翅片状管身16呈同心且悬持状穿置于针体管段1的管腔中,前端的矩形扁平状管头17探出带波浪状弧缺之管口6有2mm,从而构成自外接储液器经补液管3、侧孔10及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管身16的直管腔内至矩形扁平状管头17上相背指向的2个流出孔13所构成的旋流补液通道,以及自芯针的芯管与外套之管段1二者所构成的环行管腔经导流管5至外接引流器,并由旋转的套接等距螺旋翅片管身16构成螺旋导流通道。当该穿刺针自颅骨钻孔插入颅内血肿腔中,各部联通、低速旋动时,矩形扁平状管头17的流出孔13旋流出液且与管口6相匹配机械旋磨可血肿碎化、旋流补液与导流并施,得以维持在接近正常颅压下操作,从而简化手术程序,使其更具及时性、安全性、连续性。另外,在芯针管座9与针体中腔4及盖帽7等端面对合处,可附配医用密封环,以防系统泄漏。权利要求1.一种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其特征在于针体为前端管口带有波浪状弧缺或坡口、尾端接有带后倾侧出之导流管和补液管的联管节之管段,联管节端口配有更替旋接的封帽和开有中孔的盖帽,系列芯针为一组可更替插置于针体管腔配用的芯针,所说的芯针系由螺旋状管身及直管外套接螺旋翅片状管身又分别同带有流出孔的扁平、球、锥及丝环状管头构成之芯管和接其后端并带有连通的侧孔之管座而固接成一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芯针与针体,在组配中,其芯管之管头探出针体前端管口0.1-5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芯针,其芯管的管头上所开设的流出孔数为1-6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其针体为前端管口带有波浪状弧缺或坡口,尾端接有带后倾侧出之导流管和补液管的联管节之管段,联管节端口配在更替旋接的封帽和有孔盖帽,系列芯针为一组可更换插置于针体配用的药针,芯针系由螺旋管身分别同呈扁平、球、锥、丝环状管头构成之芯管与连通管座固接一体。可血肿碎化、旋流补液与导流并施,得以维持在正常颅压下操作,达到前所未有之微创疗效。文档编号A61B17/34GK2422945SQ0023328公开日2001年3月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除颅内血肿穿刺针,其特征在于:针体为前端管口带有波浪状弧缺或坡口、尾端接有带后倾侧出之导流管和补液管的联管节之管段,联管节端口配有更替旋接的封帽和开有中孔的盖帽,系列芯针为一组可更替插置于针体管腔配用的芯针,所说的芯针系由螺旋状管身及直管外套接螺旋翅片状管身又分别同带有流出孔的扁平、球、锥及丝环状管头构成之芯管和接其后端并带有连通的侧孔之管座而固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
申请(专利权)人:赵荣郑允斌王贵杰单世僅赵信甫赵文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