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胚芽米留胚完整度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83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7
一种胚芽米留胚完整度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胚芽米识别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胚芽米识别技术存在算法相对复杂、计算量大,导致占用资源多,检测速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待检测批次大米的光谱数据确定带通滤光片的波段范围;S2、环形光源均匀照射在载物板上胚芽米样品上并产生反射光和漫反射光;S3、S2所述反射光和漫反射光经过S1所述的带通滤光片,将胚芽与胚乳光谱信息差异小的光波段滤除;S4、经过带通滤光片的可见光经由远心镜头成像于相机中,获取样品图像;S5、所述样品图像传输至计算机中对图像进行处理,完成留胚完整度的识别。识别装置包括相机、计算机、远心镜头、带通滤光片、环形光源、载物板和外壳。板和外壳。板和外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胚芽米留胚完整度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适度碾磨的大米进行留胚率检测的技术,属于胚芽米识别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胚芽米相比于精白米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胚芽米是适度碾磨的产物。在农业现代化、自动化生产中,希望碾磨机器能根据碾磨后胚芽米的加工质量(如留胚率、胚芽完整度、留皮度等)来指导机器的生产。而实际很多粮食加工厂家在胚芽米加工及生产方面仍采用人眼观察,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造成实际生产出的胚芽米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对胚芽米留胚率进行自动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现有专利技术CN10538958B(一种胚芽米胚芽完整度智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是对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大米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从而对胚芽米加工进行检测分析。但这种识别方法的准确度和速度依赖于图像质量及图像处理算法,该专利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算法改进上,以期提高准确度,但由于算法相对复杂、计算量大,因此占用资源多,检测速度不高。
[0004]CN110069977A(一种提高胚芽米留胚率识别正确率的方法)利用机器视觉系统对留胚米进行图像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胚芽米留胚完整度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待检测批次大米的光谱数据确定带通滤光片的波段范围;S2、环形光源均匀照射在载物板上胚芽米样品上并产生反射光和漫反射光;S3、S2所述反射光和漫反射光经过S1所述的带通滤光片,将胚芽与胚乳光谱信息差异小的光波段滤除;S4、经过带通滤光片的可见光经由远心镜头成像于相机中,获取样品图像;S5、所述样品图像传输至计算机中对图像进行处理,完成留胚完整度的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胚芽米留胚完整度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根据待检测批次大米的光谱数据确定带通滤光片的波段范围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1、选取适量待检测批次大米;S12、测量待检测批次大米的反射光谱,获取大米胚芽及胚乳反射光谱曲线;S13、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计算胚芽与胚乳的反射率差值,该差值随波长变大而增大;观察在某一波长点之后该差值趋于稳定,选取该波长点的数据作为带通滤光片的下限值;观察在另一波长点之后差值的稳定性消失,判断该波长数据是否大于1000nm,若是,以该波长点的数据作为带通滤光片的上限值;若否,以1000nm为带通滤光片的上限值;S14、根据S13获取的波长的上下限值确定带通滤光片的波段范围,来选择对应的带通滤光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胚芽米留胚完整度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带通滤光片选取的波段范围为胚芽与胚乳的反射率差值大的部分,且波长位于可见光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胚芽米留胚完整度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样品图像传输至计算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乐于涛张树青何晓博夏磊刘广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