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83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胶黏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IPCC09J133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类单体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胶黏材料
,尤其涉及IPCC09J133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新能源电动汽车,是解决能源、环境、城市交通等问题的一个主流趋势,也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阻燃粘结材料是实现“心脏”持久动力的“肌膜组织”。当前,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呈“井喷式”爆发增长,阻燃粘结材料市场规模也同步放大。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通常而言分为结构胶或者双面胶带,主要用于粘接电芯与电芯、电芯与泡棉、电芯和模组外壳等,主要的作用是电芯与模组成为一体化,满足模组的振动、冲击和跌落等要求。不仅需要良好的持粘性和粘接性,还需要具备优异的阻燃性能。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安全保护领域,具体涉及电池阻燃胶黏剂及制备方法及电池用复合阻燃绝缘蓝膜。一种电池阻燃胶黏剂,包括20~60份的丙烯酸
‑2‑
乙基己酯、1~10份的丙烯酸甲酯、1~5份的4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偏苯三酸酐、1~15份的丙烯酸丁酯、1~10份的乙烯基磷酸二乙酯、0.001~0.5份的自由基引发剂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0.001~1份的三氯化铁、0.01~2份的三苯基磷、50~250份的有机溶剂、0.1~2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0.01~0.5份固化促进剂和1~30份的染料。该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丙烯酸酯压敏胶蠕变性能差的问题。但三苯基磷以及三氯化铁影响了与体系的相容性,可能会对阻燃胶粘剂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通过探究不同丙烯酸类单体的配比,以及特定纳米粒子剂复合阻燃剂,制备得到的阻燃粘结材料具有优异的持粘性和粘接性,优异耐温性和耐酸碱性,易于模切加工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防火效果。
[0005]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类单体30

60份,纳米粉末3

10份,引发剂0.5

3份,阻燃剂1

5份,增粘树酯5

15份,固化剂1

5份,溶剂50

70份。
[0006]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包括:丙烯酸类软单体,丙烯酸类硬单体,丙烯酸类功能单体。
[0007]优选的,所述丙烯酸类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
‑2‑
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丙烯酸十七酯、甲基丙烯酸十七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进一步优选的,丙烯酸类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十三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
[0009]优选的,甲基丙烯酸十三酯(CAS:2495

25

2)和甲基丙烯酸丁酯(CAS:97

88

1)重
量比为1:(0.8

1.2)。
[0010]进一步优选的,甲基丙烯酸十三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重量比为1:1。
[0011]优选的,丙烯酸类硬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优选的,丙烯酸类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CAS:7534

94

3)。
[0013]优选的,丙烯酸类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进一步优选的,丙烯酸类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CAS:868

77

9)。
[0015]选择丙烯酸类软单体,丙烯酸类硬单体,丙烯酸类功能单体三种类型单体,且丙烯酸类软单体,丙烯酸类硬单体,丙烯酸类功能单体的重量比为1:(0.4

0.8):(0.5

1)不仅可提高体系间相容性,还可提高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和内聚强度,丙烯酸类软单体的柔性长烷基链,促进体系组分的相容性,本专利技术中软单体选择甲基丙烯酸十三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两种不同链长的丙烯酸酯进一步提高粘结强度,可能是不同链长产生端基互补,长链链段弯折增加了分子链缠结密度。但体系内聚强度可能出现降低,可能是柔性烷基链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滑移,带有刚性基团的硬单体可提高内聚强度,发现特定比例的丙烯酸异冰片酯可达到内聚强度与粘结力的均衡,丙烯酸异冰片酯引入的二环烷基会形成丙烯酸酯胶内部分子链间的空间位阻,且该大侧基不带极性,这样内部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就会下降,有助于提升胶在接触基材时的分子链流动性和分子间润湿能力,从而提高剥离强度;但过多的丙烯酸异冰片酯,非极性刚性基团比例上升,也会弱化压与基材分子间的粘结作用力,使剥离强度开始下降。这可能是因为丙烯酸异冰片酯引入了大的刚性基团,少量加入会降低丙烯酸酯树脂自身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从而降低体系粘度,提升压敏胶对基材的润湿能力本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添加具有特殊官能团的功能单体,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粘结强度,可能是在极性键与单体间氢键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羟基与增粘树脂极性基团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体系分散能力,从而提高粘结性能。
[0016]优选的,所述丙烯酸类软单体,丙烯酸类硬单体,丙烯酸类功能单体的重量比为1:(0.4

0.8):(0.5

1)。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丙烯酸类软单体,丙烯酸类硬单体,丙烯酸类功能单体的重量比为1:0.5:0.5。
[0018]优选的,所述纳米粉末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石墨微片中的一种,所述纳米材料粒径为20

80nm。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粉末为纳米二氧化硅。
[002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购自上海盈承新材料有限公司,粒径为30nm,型号:YC

SI30F。
[0021]优选的,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和增粘树脂重量比为10:(2

4)。
[0022]进一步优选的,丙烯酸类单体和增粘树脂重量比为10:2。
[0023]优选的,所述增粘树脂为松香酸甲基酯,松香酸三甘醇酯,松香酸甘油酯,松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粘树脂为松香酸甲基酯(CAS:8050

31

5)。
[0025]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类单体30

60份,纳米粉末3

10份,引发剂0.5

3份,阻燃剂1

5份,增粘树酯5

15份,固化剂1

5份,溶剂50

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包括:丙烯酸类软单体,丙烯酸类硬单体,丙烯酸类功能单体;所述丙烯酸类软单体,丙烯酸类硬单体,丙烯酸类功能单体的重量比为1:(0.4

0.8):(0.5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粉末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石墨微片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粒径为20

80n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阻燃粘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和增粘树脂重量比为10:(2

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学广向玲刘卫初陈冬华林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威斯双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