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及其在压敏胶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59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IPC分类号为C09J 133/14,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及其在压敏胶上的应用,所述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其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35~50wt%丙烯酸类化合物、5~10wt%稀释剂、0.5~1wt%羧基化合物、7~12wt%有机溶剂、5~7wt%添加剂、0.01~0.2wt%引发剂、0.2~0.4wt%分散剂、水补足余量至100%,通过将有机溶剂、水置于反应容器中混合,加入丙烯酸类化合物、稀释剂、羧基化合物、引发剂、分散剂,进行升温反应,随后降温至室温,得混合物,加入添加剂对混合物进行纯化、分离,制备得到压敏胶,其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耐水性及耐酸碱性,重复粘结后,所制得压敏胶仍具有优异的局部粘度。得压敏胶仍具有优异的局部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及其在压敏胶上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
,IPC分类号为C09J 133/14,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及其在压敏胶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压敏胶是一种同时具备液体的粘性性质和固体的弹性性质的粘弹性体,这种粘弹性体同时具备能承受粘接接触过程和破坏过程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其具有持久的高粘度,使用时只需要用手指按压,具有足够的内聚力及弹性,粘结力较强。
[0003]压敏胶主要分为:医用压敏胶、丙烯酸酯医用压敏胶、水胶体医用压敏胶、导电压敏胶、防腐压敏胶等,随着包装、装潢、办公用品和各种标签需求量的扩大,人们对压敏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无毒、无污染,并且具有优良的耐老化性、耐候性、压敏性和粘合性逐渐成为压敏胶的发展方向。
[0004]专利CN201711277879.4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压敏胶带及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包括: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带双键的异戊二烯橡胶、带双键的SBS弹性体等,其具有耐电解液及耐高温性能,但其耐酸碱性较差。
[0005]专利CN201811585270.8公开了一种耐热抗寒的户外用压敏胶及其压敏胶带,其制备原料包括:软单体、硬单体、官能单体、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引发剂、催化剂、有机溶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其具有耐热和抗寒性能,适于户外使用,但其重复粘结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其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35~50wt%丙烯酸类化合物、5~10wt%稀释剂、0.5~1wt%羧基化合物、7~12wt%有机溶剂、5~7wt%添加剂、0.01~0.2wt%引发剂、0.2~0.4wt%分散剂、水补足余量至100%。
[0007]本专利技术主体在于控制所述合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内聚能并提高其粘合性,从而有利于胶粘剂在薄膜上铺展,同时提高低温加工性能、保持良好的粘性以及储存稳定性。其中优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小于

20℃丙烯酸酯聚合物。降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常规的方法是选择长酯化链结构的丙烯酸酯单体,从而提高聚合物分子链的柔韧性。但是随着支链长度的增加,产物的极性基团减少,粘结性下降迅速。因此本方法采用多元无规共聚的原理,采用大量含不同长短酯化支链的丙烯酸酯单体进行聚合,从而获得主链结构变化、不规整的聚丙烯酸酯聚合物,从而降低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中的多种组合;
[0008]进一步优选的单体为长支链的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单体,优选
为复配组成,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的质量比为0.7

1.0:0.5

0.9;其利于提高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从而增加分子之间的自由体积,降低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0009]由于合成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同时分子链组成结构变化,导致聚合产物的内聚能相对较弱,从而影响其粘结强度,为进一步提高聚合产物的粘结性能,需要提高稀释剂的用量。优选的5~10wt%。这些稀释剂的功能包括2个方面:调节体系粘度以及在聚合反应中作为交联剂。所述稀释剂为丙氧基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脂、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稀释剂为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复配,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0.3

0.7:1.1

1.5;
[0011]同时由于配方中主要功能单体为酯基,其单体极性较弱,会限制产物的粘结性能,因此配方中加入少量的羧基化合物。优选为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衣康酸、富马酸、2

丙烯酰胺基乙醇酸

水合物、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羧基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的复配,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的质量比为1.3

1.7:0.4

0.8;
[0013]为提高聚合产物的溶解性能,采用有机溶剂为有机酯化合物,包括磷酸三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正丙酯、醋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磷酸三乙酯的复配,乙酸乙酯、磷酸三乙酯的质量比为1:0.5

0.8;
[0015]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添加其它有机溶剂做为助溶剂,如乙醇、正丁醇、丙三醇、乙二醇等。
[0016]上述分散液中,采用的引发剂为热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氢化过氧化对孟烷、氢化氧化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添加量在0.01~0.2wt%之间为佳。
[0017]上述分散液中还含有特定的分散剂:乙烯基双硬脂酰胺、单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锌、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等。其作用在于提高产物的耐水性。其占比为0.2

0.4%。
[0018]此外在上述配方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助剂,并不影响产物的主要功能,不做赘述。
[0019]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的应用,所述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应用于压敏胶。
[0020]优选的,所述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溶剂、水置于反应容器中混合,然后加入丙烯酸类化合物、稀释剂、羧基化合物、引发剂、分散剂,升温至75

85℃反应5

6h,随后降温至25

30℃,得混合物,加入添加剂对混合物进行纯化、分离,制备得到压敏胶。
[0021]优选的,所述压敏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

20℃。
[0022]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有机溶剂、水、丙烯酸类化合物、稀释剂、羧基化合物、引发剂、分
散剂、添加剂进行混合,制备得到压敏胶,其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耐水性及耐酸碱性,重复粘结后,所制得压敏胶仍具有优异的局部粘度。
[0024](2)本专利技术加入可参与反应的含胺基的分散剂和多支链的甘油酯类分散剂,可提高所制备得到压敏胶的耐水、耐酸碱性、粘结性、重复粘结性,尤其是分散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单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的复配,乙烯基双硬脂酰胺、单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2

1.6:0.7

1.3:0.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35~50wt%丙烯酸类化合物、5~10wt%稀释剂、0.5~1wt%羧基化合物、7~12wt%有机溶剂、5~7wt%添加剂、0.01~0.2wt%引发剂、0.2~0.4wt%分散剂、水补足余量至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中的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的复配。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的质量比为0.7

1.0:0.5

0.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分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柯燚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