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果网兜的高压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5078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水果网兜的高压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使乙烯在调节剂和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存在下进行第一聚合反应,得到含有未反应的乙烯的第一聚合反应产物,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包括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和叔丁基过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果网兜的高压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合成
,尤其涉及用于水果网兜的高压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低密度聚乙烯适合热塑性塑料的各种成型工艺,例如,可用于薄膜制品、注塑制品、挤出发泡制品,还可作为母粒载体树脂。而聚乙烯发泡制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目前正逐渐成为一个产品多样、生产量大、应用面宽的品种。且由于聚乙烯容量轻、导热系数小、能隔音、隔热、缓冲物理性能的范围大,聚乙烯发泡材料几年来发展很快,主要应用于生产鞋用的卷材、片材以及空调保温、异性包装、儿童玩具、体育用品等,并深受厂家的喜爱。
[000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网套使用量逐年增加,适用塑料网套的水果有苹果、橙子、橘子、柿子、西瓜等。聚乙烯发泡材料因为无毒性,可与食品接触,因此可作为水果网套的原材料。但国内没有低密度聚乙烯专用水果网兜发泡树脂,市场一般用通用料进行发泡,发泡倍率低、回弹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用于水果网兜的高压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低能耗,制得的高压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窄,具有高的断裂伸长率,适合发泡网兜的生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水果网兜的高压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0、使乙烯在调节剂和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存在下进行第一聚合反应,得到含有未反应的乙烯的第一聚合反应产物,其中,所述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包括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和叔丁基过氧化
‑2‑
乙基己酸酯,所述第一聚合反应的温度为320~340℃,压力为250~260MPa;
[0008]S200、使含有未反应的乙烯的第一聚合反应产物在第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存在下进行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第二聚合反应产物,其中,所述第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包括过氧化醋酸、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和过氧化氢对孟烷,所述第二聚合反应的温度为331~335℃,压力为240~255MPa;
[0009]S300、所述第二聚合反应产物经降压、分离和造粒,制得高压聚乙烯。
[0010]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调整剂来调整高压聚乙烯的熔融指数。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00中所述调节剂为C2~C6烷烃,优选为丙烷。
[00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S100中,基于所加入乙烯的重量,所述调节剂的用量为
150
±
25ppm。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以溶液形式加入,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的溶液中溶剂优选为溶剂油A。适合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溶剂油A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异十一烷烃、异十二烷烃和正十二烷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溶剂油A选自异十一烷烃和异十二烷烃中的至少一种。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00中,基于所加入乙烯的重量,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中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的用量为0.5~0.75重量%,优选为0.5~0.65重量%,更优选为0.5~0.6重量%;叔丁基过氧化
‑2‑
乙基己酸酯的用量为0.87~1.2重量%,优选为0.95~1.2重量%,更优选为0.95~1.0重量%。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的时间为8~9秒。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是在空气的存在下进行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高压聚乙烯产量为22.8t/h计,步骤S100中空气的用量为4~8m3/h。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00包括:
[0018]S101、将乙烯与来自一次压缩机和/或二次压缩机的闪蒸乙烯混合,经由一次压缩机压缩到250~260MPa后与循环物料混合并进入二次压缩机以压缩到265~270MPa,并且从一次压缩机的入口加入所述调节剂;
[0019]S102、将经由二次压缩机压缩到265~270MPa的混合气流送入第一反应器中,预热第一反应器,从第一引发剂注入口加入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从二次压缩机的入口加入空气,升温至320~340℃,优选为330~340℃,在250~260MPa,优选地,250~255MPa的压力下进行第一聚合反应。
[00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S102中将第一反应器预热至120~160℃,例如,140℃。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200中所述第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以溶液形式加入,所述第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的溶液中溶剂优选为溶剂油B。适合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溶剂油B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异十一烷烃、异十二烷烃、异十二烷烃和正十二烷烃。
[00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基于所述第一聚合反应产物的重量,所述第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中过氧化醋酸的用量为0.4~0.6重量%,优选为0.5~0.56重量%;过氧化氢二叔丁基的用量为0.8~1.2重量%,优选为0.9~1.0重量%;过氧化氢对孟烷的用量为0.4~0.6重量%,优选为0.5~0.6重量%。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200中所述第二聚合反应的时间为13~15秒。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200包括:
[0025]S201、将含有未反应的乙烯的第一聚合反应产物送入第二反应器,从第二引发剂注入口加入第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在331~335℃的温度下和240~250MPa的压力下进行第二聚合反应。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200还包括:在步骤S201之前,将含有未反应的乙烯的第一聚合反应产物冷却,优选地冷却至30~45℃。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300包括:
[0028]S301、所述第二聚合反应产物在第二反应器内冷却至30~45℃,由出口处的放料阀降压,排入高压分离器中进行气体与产品物料分离,得到乙烯气体和聚乙烯产品;
[0029]S302、使步骤S301中得到的聚乙烯产品熔融,送入低压分离器中进行气体与产品物料分离,得到乙烯气体和聚乙烯产品,经造粒得到高压聚乙烯。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的单程转化率通常为22~25%。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来自高压分离器和/或低压分离器的乙烯气体作为循环物料送至步骤S101中。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采用管式法高压聚合工艺装置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对管式法高压聚合工艺装置没有特殊限定,可以采用本领域中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果网兜的高压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使乙烯在调节剂和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存在下进行第一聚合反应,得到含有未反应的乙烯的第一聚合反应产物,其中,所述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包括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和叔丁基过氧化
‑2‑
乙基己酸酯,所述第一聚合反应的温度为320~340℃,压力为250~260MPa;S200、使含有未反应的乙烯的第一聚合反应产物在第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存在下进行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第二聚合反应产物,其中,所述第二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包括过氧化醋酸、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和过氧化氢对孟烷,所述第二聚合反应的温度为331~335℃,压力为240~255MPa;S300、所述第二聚合反应产物经降压、分离和造粒,制得高压聚乙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调节剂为C2~C6烷烃,优选为丙烷;优选地,步骤S100中,基于所加入乙烯的重量,所述调节剂的用量为150
±
25pp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以溶液形式加入;优选地,步骤S100中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的溶液中溶剂为溶剂油A,所述溶剂油A选自异十一烷烃、异十二烷烃和正十二烷烃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异十一烷烃和异十二烷烃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步骤S100中,基于所加入乙烯的重量,第一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体系中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的用量为0.5~0.75重量%,优选为0.5~0.65重量%,更优选为0.5~0.6重量%;叔丁基过氧化
‑2‑
乙基己酸酯的用量为0.87~1.2重量%,优选为0.95~1.2重量%,更优选为0.95~1.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的时间为8~9秒;和/或,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是在空气的存在下进行的,以高压聚乙烯产量为22.8t/h计,以己烯加入量为100m3/h计,步骤S100中空气的用量优选为4~8m3/h。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包括:S101、将乙烯与来自一次压缩机和/或二次压缩机的闪蒸乙烯混合,经由一次压缩机压缩到250~260MPa后与循环物料混合并进入二次压缩机以压缩到265~270MPa,并且从一次压缩机的入口加入所述调节剂;S102、将经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静邵磊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