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67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镜头驱动机构包括框架和多个电路板,框架的侧部设有磁石,每一个电路板分别设置于该框架一个侧部的底部并内置一组线圈,该线圈的两端分别布置在该电路板的两个端部并在该电路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第一通电引脚和第二通电引脚以为该线圈进行通电操作,该底座具有朝向该框架的上表面以及远离该框架的下表面,该上表面设有多个隔断结构,每一个电路板布置在至少两个该隔断结构之间并由至少两个该隔断结构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电路板与底座的独特配合设计,使得电路板与底座可以实现更稳定结合的同时还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同时节省加工成本,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形辅助隔断配合的“U”型缺口。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内嵌金属片,每一块所述电路板安装部设有两个电路接口,所述电路板的两个引脚分别通过所述两个电路接口与所述底座内嵌金属片电连接。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平均设有四个所述电路板安装部并用于安装四块所述电路板。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平均设有三个所述电路板安装部并用于安装三块所述电路板。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平均设有两个所述电路板安装部并用于安装两块所述电路板。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所述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壳体、框架、底座、载体以及四块电路板,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配合形成腔室,所述载体用于安装镜头并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并在四个侧部各设有至少一块磁石,所述四块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分别布置在所述框架底部的四个侧部下方,其中每一块所述电路板内置一组线圈,所述一组线圈的两端分别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两个端部并在所述电路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第一通电引脚和第二通电引脚以为该线圈进行通电操作,以及所述底座具有朝向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以及远离所述框架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有多个隔断结构,每一个电路板布置在所述两个隔断结构之间并由所述两个隔断结构限位。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底座。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电路板与底座的独特配合设计,使得电路板与底座可以实现更稳定结合的同时还具有更强的通用性,节省加工成本,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技术的平板线圈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3是图2中的四个电路板的立体布置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主视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的三块电路板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24]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下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0025]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6]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002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该镜头驱动机构可以用在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100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中的四个电路板的立体布置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主视图,如图2

5所示,镜头驱动机构100包括框架10、底座20、载体30以及四块电路板40,载体30用于安装镜头并设置于框架10内,框架10的四个侧部的底部各设有至少一块磁石11,四块电路板40设置于底座20上并分别布置在框架10的四个侧部下方,底座20具有朝向框架10的上表面21以及远离框架的下表面22,上表面21设有多个隔断结构211,每一个电路板40布置在两个隔断结构211之间并由两个隔断结构211限位,其中每一块电路板40内置一组线圈,这一组线圈的两端分别布置在电路板的两个端部并在电路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第一通电引脚和第二通电引脚以为该线圈进行通电操作。线圈通电后,与磁石形成电磁感应,并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从而可以驱动磁石进而驱动安装磁石的框架以及载体运动,从而实现光学防抖功能和/光学变焦功能。
[0029]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组线圈主要是指通过一根导线环绕形成的多圈线圈,例如,可以是通过一根导线环绕形成圆形、椭圆形、大致矩形、大致正方形等形状,并一圈连接一圈由内向外环绕形成。
[0030]继续参照图2,可选地,镜头驱动机构100还包括壳体60、上簧片70、下簧片80以及悬丝90,壳体80与底座20配合形成容纳腔室,载体30设置于框架10内,上簧片70将框架10的上表面与载体30的上表面可活动连接,下簧片90将框架10的下表面与载体30的下表面可活动连接。悬丝90的下端连接底座20,悬丝90的上端连接上簧片70,从而可以通过悬丝将底座内嵌金属片与上簧片进而与载体上的载体线圈电连接,从而为线圈供电。通过框架10侧部安装的磁石11与载体线圈配合驱动载体沿光轴方向运动实现光学变焦,以及通过框架10侧部安装的磁石11与电路板上的线圈配合驱动载体框架沿水平方向运动实现光学防抖功能。
[0031]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载体上也可以不设置线圈,从而只通过磁石与电路板上的线圈配合实现光学防抖功能。从而,也可以省略悬丝或者通过别的诸如滚珠等的方式替代。
[0032]如图3所示,四个电路板40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致矩形电路板并刚好对应框架的四个侧部。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块电路板,只是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四分之一的结构部分,其内置有一个线圈,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通电引脚来为该线圈进行通电操作。该电路板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平板线圈的用料,从而降低成本。组合后的电路板如图3所示,其具体的旋转方向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与现有的电路板相比,其不仅用料少,成本低,而且具有更强的通用性。
[0033]如图4所示,与图3的电路板对应,底座20具有矩形结构并在中部设有与镜头配合的通孔23,通孔23优选为圆形通孔,环绕通孔23形成四个电路板安装部231,每相邻的两个电路板安装部231之间形成至少一个隔断结构211。图3所示的四块电路板40分别安装于四个电路板安装部231上,并且每一块电路板40刚好由两侧的两个隔断结构211限定在电路板安装部231上,防止电路板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位,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还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了安装准确性同时提高安装效率。
[0034]可选地,隔断结构211包括呈“一”字形延伸的主隔断212和设置在底座角部的“U”形辅助隔断213,主隔断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驱动机构的底座,所述镜头驱动机构包括框架和多个电路板,所述框架的侧部设有磁石,每一个电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一个侧部的底部并内置一组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布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两个端部并在所述电路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第一通电引脚和第二通电引脚以为该线圈进行通电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朝向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以及远离所述框架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有多个隔断结构,每一个电路板布置在至少两个所述隔断结构之间并由至少两个所述隔断结构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矩形结构并在中部设有与镜头配合的通孔,环绕所述通孔形成多个电路板安装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路板安装部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所述隔断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结构包括呈“一”字形延伸的主隔断,其中,所述主隔断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孔的周部并且延长线经过所述通孔的孔心,所述主隔断的另一端的延长线经过所述底座的角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的角部的“U”形辅助隔断,每一块所述电路板的角部设有缺口并且每相邻两块所述电路板的缺口组合形成与所述“U”形辅助隔断配合的“U”型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内嵌金属片,每一块所述电路板安装部设有两个电路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聪王俊哲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彭坤刘富泉吕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