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65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涉及野外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包括用于野外移动的、且四角转动安装有车轮的底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防护箱以及通过合页连接在防护箱开口处的箱门,所述箱门为外开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够调节防护箱倾斜角度的倾斜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系统,所述主控板上还包括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外置遥控器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箱门、恢复组件、二级防护组件以及开合组件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性更好,同时在对可移动文物安放或者取出时也更加方便。出时也更加方便。出时也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野外文物保护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野外勘探时可移动文物不像是馆藏文物,它们先天位置一般比较偏僻、零散,地理环境复杂,在文物保护中难度最大,且在现场挖掘时,需要时刻结合天气情况来进行工作的安排,其中文物的搬运、文物的储存安全性都需要实时进行监督。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021814722.8中公开有一种大型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支撑台、滑板和限位杆,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限位杆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支撑台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轮二,所述箱体两侧设有滑轨二,两个所述移动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两端。虽然可以利用滑板带动大型可移动文物滑动至箱体中,避免了推动大型可移动文物至箱体时大型可移动文物与箱体底端的摩擦,但是,该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装置在野外使用时,对文物保护的安全性以及防盗性差。
[0004]因此,提出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装置在野外使用时,对文物保护的安全性以及防盗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包括用于野外移动的、且四角转动安装有车轮的底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防护箱以及通过合页连接在防护箱开口处的箱门,所述箱门为外开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够调节防护箱倾斜角度的倾斜组件,防护箱的内侧面上端对称设置有用于拉动箱门关闭的恢复组件,防护箱内侧底部可滑动的设置有用于推动箱门打开的安装台,安装台由驱动组件驱动滑动,安装台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可移动文物的放置台,放置台的外侧设置有二级防护组件,当驱动组件驱动安装台滑动时、安装台推动箱门打开、同时箱门带动恢复组件拉伸、同时二级防护组件由开合组件打开,使得放置台裸露出来,当箱门关闭时,箱门与防护箱之间没有缝隙。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箱门、恢复组件、二级防护组件以及开合组件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性更好,同时在对可移动文物安放或者取出时也更加方便。
[0012]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合页连接的方式设置箱门,能够减少箱门与防护箱之间的缝隙,避免从防护箱外部将箱门打开。
[0013]进一步地,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连接在防护箱的下端面,倾斜组件用于调节支撑杆与底板之间的角度。
[0014]进一步地,恢复组件有两组,两组恢复组件分别与两个箱门连接。
[0015]进一步地,防护箱的内侧底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安装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平放的、且横杆朝向防护箱前端的U形杆,U形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中。
[0016]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含有电机、减速器、主动齿轮和第一直线齿条,第一直线齿条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在位于U形杆纵杆之间的安装台的下端面上,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电机和减速器均固定在第一滑槽中,主动齿轮与第一直线齿条啮合连接。
[0017]进一步地,第一直线齿条背向箱门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一滑槽朝向箱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0018]进一步地,安装台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放置台固定连接在安装杆的上端,二级防护组件包含有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第一防护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放置台下端的安装杆上,第二防护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一防护框下端的安装杆上,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均为空心圆柱体的一半、且第一防护框刚好能够完全转动至第二防护框的内侧面,当箱门关闭时,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的端面平行、且平行面与箱门垂直,当驱动组件驱动安装台朝向箱门一端滑动时,开合组件驱动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朝向箱门一侧相向转动,当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贴合时,放置台裸露出来。
[0019]进一步地,开合组件有两组,两组开合组件分别用来带动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转动,每组开合组件均包含有安装轴、下齿轮、上齿轮和第二直线齿条,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的外侧面靠近箱门的部分设置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的圆心角不小于90
°
,且两个弧形齿条的端部分别与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朝向箱门的一端重合,上齿轮和下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轴的上下端,安装轴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台沿左右方向的中线上,使得上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第二直线齿条固定在防护箱的内侧、且与第一直线齿条平行,第二直线齿条与下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二直线齿条的齿牙背向安装杆。
[0020]进一步地,防护箱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防护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显示终端,显示终端内设置有主控板,摄像头、倾斜组件、电机均与主控板通信连接。
[0021]总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性能更好,在电机不工作的情况下无法将放置台内的文物取出,安全性能更好。
[0022]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系统,包括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
[0023]主控板上还包括有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外置遥控器信号;
[0024]主控板上还包括天气预报大数据接入模块、涝灾监测模块和分析模块以及沿文物遗址沿线设置的若干综合气象站模块;
[0025]天气预报大数据接入模块用于从天气预报API接口获取天气预报数据;综合气象站模块用于文物遗址周边环境监测,检测要素至少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降雨量、降雪量;
[0026]涝灾监测模块包括用于获取文物遗址地基积水数据的积水水位感知终端和用于获取实际降雨量数据的雨量传感器;
[0027]分析模块用于对天气预报大数据接入模块、涝灾监测及综合气象站感知的数据汇总,并对数据进行清洗、识别、分析和评估,显示在显示终端上。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天气预报大数据接入模块、涝灾监测模块、分析模块、沿文物遗址沿线设置的若干综合气象站模块,能够实时来对天气进行监督,及时提醒考古人员,更适用于野外文物勘探的环境。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二级防护组件处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结构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图3中结构的立体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包括用于野外移动的、且四角转动安装有车轮的底板、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防护箱以及通过合页连接在防护箱开口处的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为外开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够调节防护箱倾斜角度的倾斜组件,所述防护箱的内侧面上端对称设置有用于拉动箱门关闭的恢复组件,所述防护箱内侧底部可滑动的设置有用于推动箱门打开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由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可移动文物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外侧设置有二级防护组件,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安装台滑动时、安装台推动箱门打开、同时箱门带动恢复组件拉伸、同时二级防护组件由开合组件打开,使得放置台裸露出来,当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箱门与防护箱之间没有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防护箱的下端面,所述倾斜组件用于调节支撑杆与底板之间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恢复组件分别与两个箱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的内侧底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安装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平放的、且横杆朝向防护箱前端的U形杆,所述U形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含有电机、减速器、主动齿轮和第一直线齿条,所述第一直线齿条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在位于U形杆纵杆之间的安装台的下端面上,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和减速器均固定在第一滑槽中,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直线齿条啮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齿条背向箱门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滑槽朝向箱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野外可移动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放置台固定连接在安装杆的上端,所述二级防护组件包含有第一防护框和第二防护框,所述第一防护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放置台下端的安装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刚杨修岭郭军垒黄铖王强张宇飞周阳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丰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