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切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48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切边模具,涉及切边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切边机构,所述切边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滑动连接于底座内部,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有模座,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刮除机构,通过切边机构和刮除机构相配合的设计,可以当磁吸刮壳与第一磁吸条处于磁吸范围时,使两者进行相吸的工作,当磁吸刮壳底部完全接触在材料的顶部时,此时工作人员推动材料向伸缩气缸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达到对材料顶部的灰尘和凸起的杂质进行清理刮除的工作效果,并且可以使杂质被刮入收集槽的内部进行收集,防止由于材料顶部存留的杂质过多而导致在对材料顶部进行限位工作时将杂质压进材料内部的情况出现,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强的特点。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切边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边模具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切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切边模,是利用冲模修边工序件的边缘,使其具有一定高度、直径和形状的冲压模具。切边模主要用于修整拉深件的边缘,让端面平整美观,便于下一步装配。切边模广泛用于机械制造、汽车零件生产、饮料瓶加工、紧固件模具配套等领域。
[0003]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253792U的专利技术中的种一双切边模具,该专利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底部设置有两块前后相互平行的上刀口,下模包括底板,对应上模板在底板顶部设置有下模板,对应两块上刀口在下模板顶部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下刀口,底板左右两端安装有用于上模板上下运动的导柱。
[0004]虽然上述技术可以完成对材料的切边工作,但是由于材料的表面一般会附着突起的杂质,若是不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则会导致在对材料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将杂质压进材料内部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材料的损伤和切边效果不够精准,另一方面,由于在切边后的切边口存在毛刺,对此工艺需要再次进行打磨,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材料内部口径的不精确,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切边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切边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切边机构,所述切边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滑动连接于底座内部,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有模座,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刮除机构;
[0007]所述刮除机构包括移动块体,所述移动块体固定连接于顶板底部,所述移动块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复原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复原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使得顶板可以带动定位板进行往复移动;
[0008]所述定位板正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复原弹簧,两个所述第四复原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磁吸刮壳,所述磁吸刮壳内部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模座内部嵌设有第一磁吸条,使得磁吸刮壳可以与第一磁吸条相磁吸;
[0009]所述磁吸刮壳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安装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弧形块与定位杆相接触,使得定位杆对弧形块进行限位工作;
[0010]所述底座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收集框,使得收集框可以与底座内部进行分离。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切边机构还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所述伸缩气缸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丝杆,所述滑动丝杆外部与底座内部相接触,所述滑动丝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沉块,所述底座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和第一复原弹簧,两个所述伸缩杆和第一复原弹簧顶部分别与顶板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可以便于带动顶
板进行移动。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底座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两个所述固定盘与固定板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杆,两个所述固定盘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原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复原弹簧外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连杆内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连杆内端均固定连接有受力块。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磁吸刮壳与第一磁吸条之间磁性设置为异极,左边所述的第四复原弹簧为拉伸状态,右边所述的第四复原弹簧为压缩状态,可以便于磁吸刮壳和第一磁吸条的磁吸。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受力块内部均开设有空槽,所述底座内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磁吸条,所述第二磁吸条嵌设于模座内部,两个所述空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五复原弹簧,两个所述第五复原弹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磨块,两个所述磨块内部均嵌设有磁块,所述磁块与第二磁吸条之间磁性设置为异极,可以便于磁块与第二磁吸条的磁吸。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受力块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模座内部开设有通槽,可以便于通过通槽出料。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设于两个受力块顶部,两个所述导向块底部分别与受力块顶部两侧相接触,可以便于导向块带动受力块进行移动。
[00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磁吸条与第一磁吸条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与通槽相连通,可以便于出料。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切边机构和刮除机构相配合的设计,可以当磁吸刮壳与第一磁吸条处于磁吸范围时,此时磁吸刮壳将会与第一磁吸条进行相吸的工作,然后第四复原弹簧在此过程中会被拉伸,当磁吸刮壳底部完全接触在材料的顶部时,此时工作人员推动材料向伸缩气缸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达到对材料顶部的灰尘和凸起的杂质进行清理刮除的工作效果,并且可以使杂质被刮入收集槽的内部进行收集,防止由于材料顶部存留的杂质过多而导致在对材料顶部进行限位工作时将杂质压进材料内部的情况出现,保证了材料的成品率,避免造成原料的浪费。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刮除机构的设计,可以当定位板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步带动安装板和第四复原弹簧进行移动,第四复原弹簧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拉动磁吸刮壳脱离第一磁吸条的磁吸范围,此时因为第四复原弹簧迅速回弹所以会同步带动磁吸刮壳快速向上移动,由于弧形块会与定位杆快速撞击并被限位成斜形状态,所以可以使磁吸刮壳内部收集的杂质被振松,然后通过磁吸刮壳的斜形状态将内部的杂质通过自身的重量滑落至收集框的内部,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收集工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切边机构和辅助机构相配合的设计,可以当顶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步带动导向块进行下移的工作,导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挤压受力块,受力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步带动第二复原弹簧进行移动,在此过程中滑动连杆将会被压缩,然后受力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步带动磨块进行移动,磨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步对材料进行冲压切边的工作,冲压后的废料将会通过模座内部的通槽掉落而出,从而达到对材料进行冲压切边的工作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切边机构和辅助机构相配合的设计,由于第二复原弹簧也将拉伸带动滑动连杆进行复位的工作,所以滑动连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步带动受力块进行移动复位的工作,受力块在移动时会同步带动第五复原弹簧和磨块进行复位,当磨块带动磁块脱离第二磁吸条的磁吸范围时,此时第五复原弹簧将会快速进行快速伸缩和压缩的工作状态,然后磨块将会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对切边后的材料进行快速打磨的工作,以便于将材料进行去毛刺的工作,更加便于后续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B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切边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切边机构(2),所述切边机构(2)包括顶板(206),所述顶板(206)滑动连接于底座(1)内部,所述底座(1)内部固定连接有模座(213),所述顶板(206)底部设有刮除机构(3);所述刮除机构(3)包括移动块体(301),所述移动块体(301)固定连接于顶板(206)底部,所述移动块体(30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复原弹簧(302),两个所述第三复原弹簧(302)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03),使得顶板(206)可以带动定位板(303)进行往复移动;所述定位板(303)正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04),所述安装板(304)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复原弹簧(305),两个所述第四复原弹簧(305)底部固定连接有磁吸刮壳(306),所述磁吸刮壳(306)内部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模座(213)内部嵌设有第一磁吸条(309),使得磁吸刮壳(306)可以与第一磁吸条(309)相磁吸;所述磁吸刮壳(306)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307),所述安装板(304)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08),所述弧形块(307)与定位杆(308)相接触,使得定位杆(308)对弧形块(307)进行限位工作;所述底座(1)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收集框(310),使得收集框(310)可以与底座(1)内部进行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机构(2)还包括伸缩气缸(201),所述伸缩气缸(201)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所述伸缩气缸(20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丝杆(202),所述滑动丝杆(202)外部与底座(1)内部相接触,所述滑动丝杆(202)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沉块(203),所述底座(1)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4)和第一复原弹簧(205),两个所述伸缩杆(204)和第一复原弹簧(205)顶部分别与顶板(206)底部两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冠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