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446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涉及混料机技术领域。该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包括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由三个不对称且长度不一的柱状桶构成Y型结构,所述混料桶中部外壁对称设置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侧壁均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一端,所述第一转轴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壁与第一转轴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通过不对称结构的Y型混合桶的翻转与桶内搅拌机构的配合,以及混合桶翻转与中间段搅拌叶片的速度差的作用下,使得塑料粒子原料在混料机中不仅具备更好的混合条件,同时其对流运动得以大幅度提升,多种混合方式之间相互配合,减少了混合过程中的混合死角,提高了混料机的混合效率。料机的混合效率。料机的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料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

技术介绍

[0002]生产用的塑料原料一般为塑料粒子,这样不仅是保证了成品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再生塑料的使用,不同型号的塑料有着不同的配比,通常会需要将几种原料与按一定比例混合,例如在树脂中加入母料、不同种树脂的混合以及颜料等等,为了保证塑料颗粒能够混合均匀,这就需要使用塑料颗粒混料机。
[0003]常见的混料机一部分是通过搅拌装置对料筒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还有另一部分是通过筒体翻转运动而达到桶内原料不断抛落混合,但是上述单一的混料方式使得混合效率不高,同时混合过程中也存在混合死角,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原料的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解决了的混料机混合效率不高、混合过程存在混合死角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包括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由三个不对称且长度不一的柱状桶构成Y型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包括混料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1)由三个不对称且长度不一的柱状桶构成Y型结构,所述混料桶(1) 中部外壁对称设置有固定法兰(10),所述固定法兰(10)侧壁均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4)一端,所述第一转轴(4)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转轴(5)外壁与第一转轴(4)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转轴(4)另一端与第二转轴(5)两端均与固定座(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第一转轴(4)通过减速机构驱动转动,所述混料桶(1)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固定座(3)下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2)上壁两端,所述驱动机构与减速机构均设置在连接座(2)内部,所述减速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柱状桶内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转动包括电机(6),所述电机(6)座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2)内底部一端,所述电机(6)输出轴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滑轮(22),所述第二转轴(5)位于电机(6)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滑轮(24),所述第一主动滑轮(22)与第一从动滑轮(24)通过第一传动皮带(20)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滑轮(22)直径大于第一从动滑轮(24)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减速机(7),所述减速机(7)座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2)内底部另一端,所述减速机(7)输入端固定连接在联轴器(701)一端,所述联轴器(70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6)输出轴末端,所述减速机(7)输出轴末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2)内侧壁,所述减速机(7)输出轴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滑轮(23),所述第一转轴(4)位于减速机(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滑轮(25),所述第二主动滑轮(23)与第二从动滑轮(25)通过第二传动皮带(21)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法兰(10)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11),所述第二转轴(5)外壁贯穿并固定连接在轴承(11)内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塑料粒子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锥齿轮(13),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3)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5)中部外壁,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3)齿端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401)与传动锥齿轮(1501),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14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14),所述传动锥齿轮(1501)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传动轴(15)一端,所述传动轴(15)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混料桶(1)内上壁连接处,所述传动轴(15)中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锥齿轮(1502),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1502)齿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1601),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16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16),所述第一搅拌轴(14)与第二搅拌轴(16)外壁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固定杆(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杰
申请(专利权)人:摩丹智能制造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