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引物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43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引物组及方法。所述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包括cox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引物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分子标记鉴定
,具体涉及一种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引物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针菇是我国工厂化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但其工厂化生产用菌种大部分依赖于日本进口,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金针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金针菇新品种培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栽培的金针菇学名为Flammulina fliformis,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栽培品种有黄色和白色之分,黄色为野生型,白色主要为工厂化栽培品种,研究表明金针菇栽培品种的遗传背景较为狭窄,尤其是白色工厂化栽培品种,基本都是来源于日本。金针菇野生种质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为培育金针菇新品种提供了优质种质资源库。
[0003]近年来,我国已有多个金针菇新品种培育完成,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金针菇的杂交育种过程是两个亲和配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迁移和交换的过程,杂交后代的表型除了细胞核的主效应外,细胞质以及核质互作的影响也较为关键,而且已有研究证明细胞质可以影响菌丝在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菌丝体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出菇期等农艺性状。因此,在杂交育种中不同亲本来源的细胞质对杂交后代的表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区分杂交子的细胞质基因型,需要研发一种便捷的方法对杂交子的细胞质进行准确鉴定,但是目前尚未有金针菇细胞质基因型鉴定的相关报道。
[0004]线粒体基因是真菌除核基因外的重要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生命活动提供ATP,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呈现半自主遗传特性,具有独立的基因组。第一个金针菇菌株的线粒体基因组已于2011年公布,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金针菇菌株的线粒体基因组获得测序组装,这为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金针菇核质互作研究及育种理论创新提供参考。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x1)基因内含子序列分子标记来鉴定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引物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可为金针菇基于线粒体遗传特性的新品种选育提供有益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引物组及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所述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包括cox1

i1和cox1

i2,cox1

i1由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对扩增得到,cox1

i2由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对扩增得到;
SEQ ID NO.1(cox1

i1上游引物):5
’‑
GACTATACGTAGCGCGGTTATT
‑3’
,SEQ ID NO.2(cox1

i1下游引物):5
’‑
AACTGTTCATCCGGTTCCAG
‑3’
;SEQ ID NO.3(cox1

i2上游引物):5
’‑
CCTCTAGCCGGAGTACAATCA
‑3’
,SEQ ID NO.4(cox1

i2下游引物):5
’‑ꢀ
GCTCCAGCTAACACAGGTAAAG
‑3’

[0007]一种用于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上述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
[0008]上述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在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中的应用。
[0009]一种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方法,具体为:采用上述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来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
[0010]进一步的,上述一种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提取待测杂交子及其亲本菌株的基因组DNA;S2:以S1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引物对分别进行PCR扩增;S3: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S2的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得到电泳图;S4:根据样品间条带的一致性来判断待检测杂交子细胞质来源。
[0011]进一步的,上述S1中基因组DNA提取自菌丝体。
[0012]进一步的,上述S2中PCR扩增的体系和程序如下:体系:基因组DNA 1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2
×
Es TaqMasterMix 10μL,ddH2O 7μL;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63℃退火30s,72℃延伸60s,32个循环;72℃终延伸10min。
[0013]进一步的,上述S3中琼脂糖凝胶电泳具体为:PCR扩增结束后,将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中加入1:10000的核酸染料),电压110V,电泳时间30min,完成后用凝胶成像仪进行拍照,得到待测杂交子及其亲本菌株的线粒体cox1基因内含子的电泳图。
[0014]进一步的,上述S4中判断待检测杂交子细胞质来源具体为:若待检测杂交子PCR扩增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大小与其中一个亲本一致,则说明杂交子的细胞质来源于该亲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杂交子的菌丝锁状联合结构显微镜检图。
[0016]图2为杂交子与亲本菌株HUANG

Y

12的拮抗照片(分界线左侧菌种块为杂交子)。
[0017]图3为杂交子与亲本菌株JHH的拮抗照片(分界线左侧菌种块为杂交子)。
[0018]图4为引物对SEQ ID NO.1/SEQ ID NO.2对两亲本及其杂交子线粒体cox1基因内含子的扩增图谱。泳道M代表标准DNA分子量标记条带,由上至下分别为: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泳道1代表亲本菌株HUANG

Y

12;泳道2代表亲本菌株JHH;泳道3代表亲本菌株HUANG

Y

12和JHH杂交获得的杂交子。
[0019]图5为引物对SEQ ID NO.3/SEQ ID NO.4对两亲本及其杂交子线粒体cox1基因内含子的扩增图谱。泳道M代表标准DNA分子量标记条带,由上至下分别为: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泳道1代表亲本菌株HUANG

Y

12;泳道2代表亲本菌株JHH;泳道3代表亲本菌株HUANG

Y

12和JHH杂交获得的杂交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鉴定金针菇杂交子细胞质来源的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粒体分子标记组合包括cox1

i1和cox1

i2,cox1

i1由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对扩增得到,cox1

i2由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对扩增得到;cox1

i1上游引物SEQ ID NO.1:5
’‑
GACTATACGTAGCGCGGTTATT
‑3’
,cox1

i1下游引物SEQ ID NO.2:5
’‑
AACTGTTCATCCGGTTCCAG
‑3’
;cox1

i2上游引物SEQ ID NO.3:5
’‑
CCTCTAGCCGGAGTACAATCA
‑3’
,cox1

i2下游引物SEQ ID NO.4:5
’‑ꢀ
GCTCCAGCTAACACAGGTAAAG
‑3’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永新施磊巨慧敏钟应丽徐欣宇杨亚永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