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智能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34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桩位和提高充电装置的设备通用性,提高了充电桩的应用灵活性。并通过构造一个更便于实施的使用环境,将电动车和电瓶车的充电需求整合,并提出将光伏(或风力)储能接入此系统中。能接入此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智能充电装置


[0001]电动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充电桩可分为两大类: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通常来说交流桩充电稍慢,多应用于私人家用;直流桩功率高充电快,多用于公共租赁领域。因为要求自有产权车位以及小区线路公私权属、安全等的考虑,私用充电桩存在推广瓶颈。尽管公共领域的充电桩一直在加速推广,但从目前的市场反馈看,存在设备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导致运营商无法及时收回成本,制约了推广的速度。而罗列可能的影响因素大致有如下几点:1,客户不愿意花太多的等待时间在公共桩上。比如,将家用的交流充电桩投入公共市场,必然导致资源错配。也就是说,高利用率要求单次充电的时间更短。2,缺少统筹规划,与现有资源无法整合。比如车位不足时燃油车会占有充电停车位(如果车位空着,不给燃油车使用也是浪费);或者在繁华的地段停车收费比充电收费还高,运营商自然更关注停车服务而非充电服务;而在偏僻地段如果为了充电而特意跑一次,消费体验差导致基本没有回头客。这意味着整合周边的设施配套,建立友好的服务生态也是可以提高利用率的。3,技术层面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轨道式的钢架结构充电器载体,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让充电桩位可以移动,解决充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奎
申请(专利权)人:晞渊申大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