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07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包括:S1,采用升汞溶液对细叶远志种子或细叶远志外植体进行消毒3~5次,每次消毒时间为1~3min,消毒完成后,用无菌水清洗并干燥,将干燥的细叶远志种子或细叶远志外植体放置于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无菌苗或无菌细叶远志外植体;S2,将无菌苗或无菌细叶远志外植体置于诱芽培养基上培养,得到丛生芽;S3,将丛生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生根幼苗;S4,生根幼苗移植到土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升汞溶液每次短时间消毒,消毒多次的方法,较常规一次长时间的消毒方法,大大减少了升汞对细叶远志种子或远细叶志外植体活力的损伤,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组培苗的生产成本。度上降低了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用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典规定的基源药材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别名小草、细草、小鸡腿,其根皮为药材远志,具有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健忘惊悸,也具有去痰止咳、治痰多咳嗽等功效。同时,远志和酸枣仁搭配使用,对治疗失眠有极佳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远志中的有效成分对于机体抗疲劳、抗抑郁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0003]细叶远志虽然分布广泛,但由于近年来远志无序采挖严重,野生细叶远志资源逐渐减少。虽然目前山西、陕西等远志道地产区大力推广细叶远志人工种植,但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人工种植的细叶远志种质资源逐年退化,极大制约了细叶远志种植业和远志药材产业的发展。因此,收集保护野生细叶远志种质资源,进而对现有的细叶远志种植品种进行改良,对促进细叶远志种植业和中药材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而野生细叶远志种子收集困难,成活率低,而采用采挖的方式对野生资源进行收集保护不仅破坏环境,而且由于细叶远志为直根系植物,根深可达1~2米,因此采挖难度极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很多现代分子育种手段的基础,然而在育种时对种子或外植体的消毒操作非常关键,目前基本是采用升汞溶液一次性消毒,由于种子或外植体在升汞溶液中连续浸泡时间长,对组织活力损伤较大,大大影响种子萌发率,增加了育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根据现在细叶远志产业及种苗繁殖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较短、可短期提供充足优质的细叶远志种苗。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利用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采用升汞溶液对细叶远志种子进行消毒3~5次,每次消毒时间为1~3min,消毒完成后,用无菌水清洗并干燥,将干燥的细叶远志种子放置于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无菌苗;或者,采用升汞溶液对细叶远志外植体进行消毒3~5次,每次消毒时间为1~3min,消毒完成后,用无菌水清洗并干燥,得到无菌细叶远志外植体;
[0008]S2,将无菌苗或无菌细叶远志外植体置于诱芽培养基上培养,得到丛生芽;
[0009]S3,将丛生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生根幼苗;
[0010]S4,生根幼苗移植到土壤。
[0011]优选的,S1中,细叶远志种子用无菌水清洗后,向清洗后的细叶远志种子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无水乙醇后部分细叶远志种子沉于无水乙醇底部,部分细叶远志种子浮在无水乙醇上层,将浮在无水乙醇上层的细叶远志种子和无水乙醇去除,将沉于无水乙醇底部
的细叶远志种子干燥;其中,加入无水乙醇至去除无水乙醇两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0~60s。
[0012]优选的,S1中,所述培养基为改良1/2MS培养基,组分包括:1300~1500mg/L硝酸钾、190~220mg/L磷酸二氢钾、130~150mg/L硫酸镁、200~240mg/L氯化钙、1200~1400mg/L尿素和20~30g/L蔗糖,不包括硝酸铵。
[0013]优选的,S2中,所述诱芽培养基配方包括培养基、1~2mg/L ZR和10g/L蔗糖。
[0014]进一步的,S2中,所述培养基为改良1/2MS培养基,组分包括: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钙、尿素和蔗糖,不包括硝酸铵。
[0015]优选的,S3中,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培养基、0.5~1mg/L NAA、1~2mg/LIBA和3.33~5g/L蔗糖。
[0016]进一步的,S3中,所述培养基为改良1/2MS培养基,组分包括: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钙、尿素和蔗糖,不包括硝酸铵。
[0017]优选的,S1中,所述细叶远志外植体为细叶远志茎段。
[0018]优选的,S2中,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
±
2℃,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2000

3000LX。
[0019]优选的,S3中,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
±
2℃,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2000~3000LX。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为了促进对野生远志种质资源的保护,研发了一种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升汞溶液每次短时间消毒,消毒多次的方法,较常规一次长时间的消毒方法,大大减少了升汞对细叶远志种子或远细叶志外植体活力的损伤,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002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较常规种子消毒方法增加了无水乙醇,利用无水乙醇的快速挥发特性,大大减少了细叶远志种子干燥的时间,同时无水乙醇快速浸泡,对细叶远志种子的萌发率影响极小,但对整体消毒效果有极大的提升,大大降低了种子的污染率。并且,利用饱满的细叶远志种子密度大于无水乙醇密度、干瘪的细叶远志种子密度小于无水乙醇密度的特点,完成对细叶远志种子品质的快速区分,获得了品质较高的种子。
[002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对1/2MS培养基进行改良,MS培养基里培养的无菌苗存在叶片尖端枯萎的现象,采用了改良培养基后,此现象得到了改善(图6)。且MS培养基里使用的试剂硝酸铵为易爆品,危险性大,且价格昂贵,用尿素替代硝酸铵,不仅增加了试验操作安全性能,同时修改培养基关键元素比例后发现,植物生长状况更好。
[002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诱导生芽阶段使用的激素仅为ZR(玉米素核苷),而现有技术中的诱导生芽培养基使用6

BA(6

苄基腺嘌呤)和IAA(吲哚乙酸),从组分上来讲,本专利技术更为简单。并且,本专利技术采用ZR诱导远志产生丛生芽的效果优于6

BA和IAA,丛生芽的产生率达到99.8%。此外,本专利技术在诱导丛生芽的同时,茎两端切口处可分化出愈伤组织(图4(a),箭头所指),这些愈伤组织同样可以用于诱导丛生芽。
[002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诱导生根阶段使用的激素为IBA(吲哚丁酸)和NAA,两种激素共同使用,生出的不定根数目多,且粗壮有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中远志种子浮在0.1%升汞(a)上层,沉于无水乙醇(b)底。
[0027]图2为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铺板5天后统计的平板萌发和污染情况。
[0028]图3为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铺板5天后平板的状况。
[0029]图4为实施例4和对比例6诱芽培养基培养30天后丛生芽生长状况:(a)为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诱芽培养基培养30天后丛生芽生长状况,箭头所指位置为愈伤组织;(b)为文献报道的诱导培养基1;(c)为文献报道的诱导培养基2。
[0030]图5为生根培养基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升汞溶液对细叶远志种子进行消毒3~5次,每次消毒时间为1~3min,消毒完成后,用无菌水清洗并干燥,将干燥的细叶远志种子放置于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无菌苗;或者,采用升汞溶液对细叶远志外植体进行消毒3~5次,每次消毒时间为1~3min,消毒完成后,用无菌水清洗并干燥,得到无菌细叶远志外植体;S2,将无菌苗或无菌细叶远志外植体置于诱芽培养基上培养,得到丛生芽;S3,将丛生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生根幼苗;S4,生根幼苗移植到土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细叶远志种子用无菌水清洗后,向清洗后的细叶远志种子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无水乙醇后部分细叶远志种子沉于无水乙醇底部,部分细叶远志种子浮在无水乙醇上层,将浮在无水乙醇上层的细叶远志种子和无水乙醇去除,将沉于无水乙醇底部的细叶远志种子干燥;其中,加入无水乙醇至去除无水乙醇两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0~60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细叶远志快速组培扩繁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培养基为改良1/2MS培养基,组分包括:1300~1500mg/L硝酸钾、190~220mg/L磷酸二氢钾、130~150mg/L硫酸镁、200~240mg/L氯化钙、1200~1400mg/L尿素和20~30g/L蔗糖,不包括硝酸铵。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张红徐杨玉牛俊峰陈娟许宗仁刘慧丽梁宗锁孙玉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