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94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包括分筛管;分筛管内沿进水方向依次同轴布置有网筛和防逆游膜体;网筛与分筛管的内壁连接密封,网筛设有多个网孔,网孔用于筛选适合尺寸的鱼类;防逆游膜体与分筛管内壁连接密封,防逆游膜体设有通孔,通孔靠近网筛一侧的孔径大于通孔远离网筛一侧的孔径。鱼类通过网筛后进入网筛与防逆游膜体间的管道,在水流的作用下,鱼类将进入防逆游膜体,因为防逆游膜体前宽后窄的结构设计,宽的一端尺寸可容纳多条鱼,窄的一端尺寸仅容纳一条鱼,鱼类在进入防逆游膜体后,将难以逆游或洄游至原来的鱼池,因此,切实解决了现有鱼类分筛装置无法防止鱼类筛选后洄游的问题。类筛选后洄游的问题。类筛选后洄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工厂化养殖中,每个养殖车间都会有不同规格的鱼,大鱼和小鱼之间会有各种竞争和吞食关系,为了避免大小鱼之间发生混养的情况,在养殖期间总会对鱼的尺寸进行筛选,把不同尺寸的鱼分到不同的池子里,以提升工厂化养殖中鱼的生长效率和存活率。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鱼卖到不同需求的客户手中。如今工厂化养殖车间中的分筛都是由人工全手动进行,这样分筛会导致效率低,并且会浪费人工劳动力,而且十分耗费时间,无法大批量进行筛鱼,因此需要自动化的鱼类分筛装置。
[0003]目前,现有鱼类分筛装置结构复杂,操作困难,难以给予无基础的员工使用,并且,现有技术公开过一种鱼苗筛选装置,其设置不同大小孔径的筛板对鱼进行筛选,但是,该装置没有设置防洄游装置,分筛的鱼会倒转逆游返回原来的地方,无法防止鱼类筛选后洄游的问题。
[0004]因此,研究一种具有鱼类防洄游功能的鱼类分筛装置是非常具有应用价值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以解决现有鱼类分筛装置无法防止鱼类筛选后洄游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包括分筛管;所述分筛管内沿进水方向依次同轴布置有网筛和防逆游膜体;所述网筛与所述分筛管的内壁连接密封,所述网筛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用于筛选适合尺寸的鱼类;所述防逆游膜体与所述分筛管内壁连接密封,所述防逆游膜体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网筛一侧的孔径大于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网筛一侧的孔径。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筛管还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所述第一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网筛,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逆游膜体。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筛外套设有第一可拆卸块,所述防逆游膜体外套设有第二可拆卸块;所述第一可拆卸块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可拆卸块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内还设有喷气机构;所述喷气机构的工作部位对准所述网孔,所述喷气机构用于喷气将卡于所述网孔的鱼推回原来的鱼池。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气机构包括喷射头、第一阀门和气管;所述喷射头置于所述分筛管内,所述喷射头对准所述网孔,所述喷射头连接接通所述阀门;所述阀门置于所述分筛管上,所述阀门连接接通所述气管。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内还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管内还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分筛管进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所述第一孔位连接接通所述第二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置于靠近所述网筛处,所述第二孔位置于远离所述网筛处,所述第一孔位的容纳空间大于所述第二孔位的容纳空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位靠近所述网筛处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孔位远离所述网筛处的孔径;所述第二孔位靠近所述网筛处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孔位远离所述网筛处的孔径相同。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位的壁面线性收窄,所述第二孔位的壁面为平行直壁。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由于所述分筛管内沿进水方向依次同轴布置有网筛和防逆游膜体,且所述防逆游膜体与所述分筛管内壁连接密封,所述防逆游膜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网筛一侧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远离所述网筛一侧的孔径,所以在进行应用时,鱼类通过网筛后进入网筛与防逆游膜体间的管道,在水流的作用下,鱼类将进入防逆游膜体,因为防逆游膜体前宽后窄的结构设计,宽的一端径向尺寸设计为可容纳多条鱼的空间,窄的一端径向尺寸设计为仅可容纳一条鱼的空间,鱼类在进入防逆游膜体后,将难以逆游或洄游至原来的鱼池,因此,切实解决了现有鱼类分筛装置无法防止鱼类筛选后洄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喷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筛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逆游膜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如下:
[0023]1、分筛管;10、第一管;11、第二管;12、第三管;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5、第一可拆卸块;16、第二可拆卸块;
[0024]2、网筛;
[0025]3、防逆游膜体;30、通孔;300、第一孔位;301、第二孔位;
[0026]4、喷气机构;40、喷射头;41、第一阀门;42、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鱼分筛装置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筛选板对不同尺寸的鱼类
进行筛选,然而,在现有装置中,并没有考虑鱼类逆游或洄游的特性,筛选后的鱼类会逆游或洄游至原来的鱼池中,使得鱼类筛选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鱼类筛选的目的。
[002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内沿进水方向设置在分筛管的网筛后设置防逆游膜体,当网筛对适宜尺寸的鱼类进行筛选后,鱼类将沿进水方向进入防逆游膜体,鱼类通过防逆游膜体后,因防逆游膜体后侧的第二孔位径仅容纳可一条尺寸的鱼类,且为直孔,鱼类难以通过第二孔位重回原来的鱼池,因此起到了分筛鱼类的功能,且切实解决了现有鱼类分筛装置无法防止鱼类筛选后洄游的问题。
[0030]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分筛管1;所述分筛管1内沿进水方向依次同轴布置有网筛2和防逆游膜体3;所述网筛2与所述分筛管1的内壁连接密封,所述网筛2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用于筛选适合尺寸的鱼类;所述防逆游膜体3与所述分筛管1内壁连接密封,所述防逆游膜体3设有通孔30,所述通孔30靠近所述网筛2一侧的孔径大于所述通孔30远离所述网筛2一侧的孔径。
[0031]其中,分筛管1需要进行鱼类分筛时,可设于两个鱼池之间,鱼类在水流作用下进入分筛管1,鱼类通过网筛2后进入网筛2与防逆游膜体3间的管道,在水流的作用下,鱼类进入防逆游膜体3,因为防逆游膜体3前宽后窄的结构设计,宽的一端径向尺寸可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筛管;所述分筛管内沿进水方向依次同轴布置有网筛和防逆游膜体;所述网筛与所述分筛管的内壁连接密封,所述网筛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用于筛选适合尺寸的鱼类;所述防逆游膜体与所述分筛管内壁连接密封,所述防逆游膜体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网筛一侧的孔径大于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网筛一侧的孔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筛管还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所述第一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管,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网筛,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逆游膜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筛外套设有第一可拆卸块,所述防逆游膜体外套设有第二可拆卸块;所述第一可拆卸块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可拆卸块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三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车间的鱼分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内还设有喷气机构;所述喷气机构的工作部位对准所述网孔,所述喷气机构用于喷气将卡于所述网孔的鱼推回原来的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俊烨杨映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