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支架及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987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支架,所述医用支架包括多个支架体和多个连接体,多个所述支架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支架体通过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支架体包括多根支架杆,多根所述支架杆依次首尾相连并形成波浪形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架体的至少部分所述支架杆的宽度不同。所述医用支架通过将至少一个支架体设计为包括不同宽度的支架杆的结构,可降低所述医用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发生概率。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支架及支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支架及支架系 统。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包括血管成形术以 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由于颅内血管行走迂曲,且漂浮在脑脊液中 而非附着于脑组织上,同时颅内动脉内膜较薄,且有许多细小分支从 主干发出,因此颅内动脉血管内治疗存在较高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围 手术期卒中、血管破裂、过度灌注、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再狭窄等。 血管成形术的手术损伤部位的血管壁收缩、断裂以及再狭窄是其潜在 并发症,其再狭窄的发生率可达50%,因此目前更多的学者推荐引用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进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颅内动脉行走迂曲, 因此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stent, ICASS)的应用更为广泛,虽然SAMMPRIS和VISSIT试验曾对ICASS 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但其后的多项研究证实了ICASS的安全性及有效 性,但是其在有效缓解临床病症的同时,也面临着颅内动脉支架内再 狭窄(i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架体和多个连接体,多个所述支架体沿所述医用支架的轴向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支架体通过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支架体包括多根支架杆,多根所述支架杆依次首尾相连并形成波浪形结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架体的至少部分所述支架杆的宽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包括宽度不同的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每n个第一支架杆和每m个第二支架杆沿周向交替设置,其中1≤n≤24,1≤m≤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宽度的比值为[0.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宽度,且在同一个所述支架体中,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支架杆的数量为[0.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架体的至少部分所述支架杆的长度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两根所述支架杆连接成一个V型结构的基本单元;至少一个所述支架体的至少部分所述基本单元的高度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单元包括第一基本单元和第二基本单元,所述第一基本单元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基本单元的高度,每p个第一基本单元和每q个第二基本单元沿周向交替设置,其中1≤p≤8,1≤q≤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娟宋志浩田浩刘蒙霏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