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鹤立专利>正文

一种折流式高效矩形双层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808 阅读:6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流式高效矩形双层沉淀池,通过水平设置的隔板将池身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下层沉淀区设置高效侧向流斜板,利用浅池原理强化悬浮物截留效率;污水混合液通过隔板一端过水孔洞进入上层沉淀区,进一步通过平流沉淀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最终由设置在出水端的集水槽收集流出;采用适应沉淀池独特结构的链板式刮泥机或刮吸泥机,将池底及隔板的沉淀积泥刮除或吸走,同时将浮渣刮入浮渣收集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普通沉淀池的短流、存在明显死水区、污泥上漂等现象,沉淀效率高、节省占地、运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污水固液分离设备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行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主要采用辐流式池型,但是该池型与曝气池分建,导致 占地面积大,建设投资高。而平流沉淀池构造简单、造价低、操作维护方便、便于排泥,在污 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沉淀效率较低,占地仍然较大。近年来又出现了与曝气池合 建的平流式二沉池,节省了占地和投资,但受池体一体化合建的限制,平流式二沉池的长宽 比一般仅为0. 2-0. 5,长深比为3-5。同给水处理中通常采用的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相比, 其长宽比、长深比均低于传统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参数,且沉淀池由长端进水,使水流在整个 横断面上分布不均,其弗罗德数远远小于传统平流沉淀池,故沉淀稳定性较差,常有池尾端 “漂泥”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出水水质。为节省占地、提高沉淀效率,国内水行业对多层沉淀池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研究,但 是由于其结构优化、流态分布及多层排泥等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造成运行不便、沉淀效 果不稳定,以致于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流式高效矩形双层沉淀池,可用于污水 生化处理单元(一般为曝气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流式高效矩形双层沉淀池,包括:进水渠或穿孔花墙(1)、水平隔板(2)、下层斜板沉淀区(3)、上层平流沉淀区(4)、侧向流斜板(5)、刮泥/渣板(6)、刮泥牵引链条(7)、过水孔洞(8)、出水集水槽(9)、贮泥斗(10)、排泥管(11)、浮渣收集装置(12);其特征是:置于池中的水平隔板将沉淀池分为上下两层沉淀区,其中下层斜板沉淀区装有侧向流斜板,进水通过下层斜板沉淀区,再流经上层平流沉淀区,最后经集水装置收集出水,刮泥刮渣设备用以去除两层池底的沉泥以及漂浮物,污水经过这种新型折流式高效矩形双层沉淀池后,可达到高效的沉淀分离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楠王鹤立李云飞王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王鹤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