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织物及多功能可穿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织物及多功能可穿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电子器件具有微型化、柔性好、易于编织集成等特点。近年来,围绕导电纤维,研究工作者已开发出一系列物理/化学纤维传感器、纤维电化学电池、纤维超级电容器及发光纤维等器件。进一步借助成熟的编织技术,以纤维电子器件为基础能够构建多功能织物。多功能织物凭借其质轻、透气导湿、柔性舒适等特点,能够融入日常服装,有望取代市场上大多数的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创造出一个电子织物的世界。目前,在智能可穿戴织物领域还没有出现集纤维传感器、纤维电池及纤维发光器件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织物。并且,对于多功能电子纤维如何恰当地融入日常织物,实现便携式、拆卸式使用,业界尚无相关专利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彭慧胜等报道了将纤维锂离子电池、纤维电化学传感器及纤维发光器件通过编织、刺绣等工艺集成在成品衣物上获得的多功能织物。实现了在纤维器件的一体化集成。但是该项目的多功能不具有便携和可拆卸性,所有纤维器件的功能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区域和供电区域,所述的检测区域包括布料基层,布料基层上设置有不少于一根柔性应变纤维传感器和不少于一根柔性电化学纤维传感器,柔性应变纤维传感器和柔性电化学纤维传感器分别编织在布料基层上,所述的供电区域由纤维锂离子电池编织而成,供电区域柔性应变纤维传感器和柔性电化学纤维传感器连接,为柔性应变纤维传感器和柔性电化学纤维传感器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为面布,锦纶,涤纶或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应变纤维传感器和柔性电化学纤维传感器都在径向或者都在纬向上编制,互相之间不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化学纤维传感器包括pH电化学传感器,Na+电化学传感器,K+电化学传感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智能织物,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参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旷怡,栗乾明,王茂森,孙梦琳,伍玉涵,李奕萱,万昊佳,张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