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承德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49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5
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包括佩戴背心和检测主机,所述的佩戴背心包括固定带和背带,所述的背带之间设置主机兜;所述的检测主机放置于主机兜内,所述的检测主机上设置连接线,所述的连接线设置于背带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佩戴背心和检测主机的配合设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时,被检人员通过佩戴整体装置,并将连接线与检测电极片逐一连接,即可进行检测;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连接线的整理收纳且埋设于佩戴背心内,避免连接线自重垂落造成电极片脱落、影响被检人员活动受限,而且检测主机放置于佩戴背心的主机兜内,不易晃动,避免了对被检人员的自由活动的限制。限制。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体健康监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携带的心率监测仪。

技术介绍

[0002]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状况;心率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对药物疗效的评定及起博器的功能评;该检查一般是使用心率监测装置实现。
[0003]现有的用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心率监测装置,通常都分为连接线和主机组成,使用该装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在待检人员的胸前部粘贴多个电极片,将各个电极片上要连接线到主机,主机有背带,连接好后斜肩挎上即可;现有的相关监测装置佩戴不便,由于连接线较多,连接线自然垂落仅靠心电检测电极贴片进行固定,不方便被检测人员自由移动且易造成电极贴片脱落,同时主机需要通过背带斜跨于被检人员肩部,也会影响被检人员的自由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包括佩戴背心和检测主机,所述的佩戴背心包括固定带和背带,所述的固定带为环形结构,所述的固定带上设置两根平行设置的背带,所述的背带之间设置主机兜;所述的检测主机放置于主机兜内,所述的检测主机上设置连接线,所述的连接线设置于背带内。
[0006]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带的后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的固定带的后方两侧设置魔术贴。
[0007]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带的两侧设置调整带,所述的调整带为弹性带。
[0008]优选的,所述的背带的上方内侧设置肩垫。
[0009]优选的,所述的背带上设置收纳带。
[0010]优选的,所述的佩戴背心的正面设置隔离罩。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背带的前侧和背带的上方与隔离罩的内侧对应设置魔术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罩的上方设置半圆结构开口。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佩戴背心和检测主机的配合设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时,被检人员通过佩戴整体装置,并将连接线与检测电极片逐一连接,即可进行检测;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连接线的整理收纳且埋设于佩戴背心内,避免连接线自重垂落造成电极片脱落、影响被检人员活动受限,而且检测主机放置于佩戴背心的主机兜内,不易晃动,避免了对被检人员的自由活动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的整体装置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的整体装置与隔离罩结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的隔离罩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佩戴背心;2、固定带;3、背带;31、肩垫;4、主机兜;5、检测主机;6、连接线;7、调整带;8、收纳带;9、隔离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包括佩戴背心1和检测主机5,佩戴背心1包括固定带2和背带3,固定带2为环形结构,固定带2上设置两根平行设置的背带3,通过固定带2和背带3实现装置佩戴于被检人员的身上,背带3将整体装置的重量均匀分配于佩戴人员两肩,固定带2用于进行装置的定位,从而实现整体装置与被检人员的结合;背带3之间设置主机兜4,用于放置检测主机5;检测主机5放置于主机兜4内,检测主机5为整体装置的功能单元,检测主机5用于将心率检测所用用的心率检测电极片收集信息进行处理后记录并存储;检测主机5上设置连接线6,连接线6设置于背带3内,连接线6用于与心率检测电机片进行连接,且连接线6埋设于背带3内,能够减轻连接线6由于垂落造成的电极片脱落风险,同时方便进行连接线6的理线,便于进行装置与电极片的连接。
[0022]固定带2的后侧为开放结构,固定带2的后方两侧设置魔术贴,便于进行固定带2的固定和定位,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被检人员的佩戴。
[0023]固定带2的两侧设置调整带7,调整带7为弹性带,调整带7设置于固定带2的两侧,能够实现固定带2尺寸的对称调整,保证整体装置进行调整时不会出现结构过度变形的情况,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24]背带3的上方内侧设置肩垫31,肩垫31采用柔软较厚材质设置,能够减轻背带3对于被检人员肩部的压力。
[0025]背带3上设置收纳带8,收纳带8用于进行连接线6的捆扎固定。
[0026]佩戴背心1的正面设置隔离罩9,隔离罩9的外层设置防电磁涂层,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电磁场影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检查结果。
[0027]背带3的前侧和背带3的上方与隔离罩9的内侧对应设置魔术贴,方便进行隔离罩9与佩戴背心1的粘贴固定。
[0028]隔离罩9的上方设置半圆结构开口,将隔离罩9与佩戴背心1组合状态下,隔离罩9上方设置的半圆结构开口结构,方便被检人员的脖颈的活动,不会影响被检人员的正常活动。
[0029]工作原理
[0030]使用本装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时,首先用于心电检查的电极片对应人体进行粘贴,然后进行佩戴背心1的穿着,将背带3对应被检人员肩部佩戴,并通过固定带2后侧的魔术贴进行定位;接着将连接线6从收纳带7上解下对应电极片数量的连接线6,逐一与电极片进行连接;最后进行检测主机5调试后放置于主机兜4中,并将隔离罩9与佩戴背心1进行结合,则完成整体装置与被检人员的结合穿戴。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佩戴背心和检测主机,所述的佩戴背心包括固定带和背带,所述的固定带为环形结构,所述的固定带上设置两根平行设置的背带,所述的背带之间设置主机兜;所述的检测主机放置于主机兜内,所述的检测主机上设置连接线,所述的连接线设置于背带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的后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的固定带的后方两侧设置魔术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佩戴式心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的两侧设置调整带,所述的调整带为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曹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