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切口密度的乳头切开刀及其刀口利度切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切口密度的乳头切开刀及其刀口利度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目前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已然成为诊断和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等。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其直视下观察,能发觉常规肝胆脾胰CT、超声以及磁共振等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胆胰疾病,同时进行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炎、乳头狭窄、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乳头过长、胆胰合流异常等。
[0003]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以ERCP为基础衍生的内镜治疗手段,是在内镜下利用乳头切开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及胆总管末端部分切开的一种治疗技术。目前EST已经成为治疗性ERCP中首要的步骤,操作难度大,且风险极高。乳头切开刀是完成ERCP、EST手术必需的器械,在狭窄的十二指肠环境下,想要穿过闭塞的乳头并准确地超选至胆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切口密度的乳头切开刀,包括操作手柄(1),所述操作手柄(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柔性导管(2)、第二柔性导管(3)和第三柔性导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5),所述第三柔性导管(4)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两个通槽(35),并且第三柔性导管(4)的内部设置有与通槽(35)对应的导丝(9),所述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牵引机构和液压机构,并且外壳(5)的外周设置有开口(6);所述牵引机构用于拖拽导丝(9),其包括第一支座(7)、第一环形件(11)和第二环形件(12),所述第一支座(7)上设置有导轮(8)和蜗轮(10),并且二者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第二环形件(12)上设置有蜗杆(13)和安装杆(17),所述蜗杆(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6),所述安装杆(17)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轮(18),所述第一环形件(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块(15),所述第二环形件(12)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第一棘爪(14),所述第一棘爪(14)与第一卡块(15)卡接配合;所述液压机构包括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底部设置有压力容器(24),所述压力容器(24)的外周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通槽(35)的内侧设置有管体(30),所述管体(30)上设置有弹性囊体(36);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筒(25)和第二活塞筒(26),所述第一活塞筒(25)和第二活塞筒(26)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头,且两个所述活塞头上均设置有活塞杆(28),两个所述活塞杆(28)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9),所述管体(30)与第二活塞筒(2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口密度的乳头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1)与外壳(5)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的内部设置有贯穿的通道,所述第一柔性导管(2)和外壳(5)均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柔性导管(2)与第二柔性导管(3)连通,所述第二柔性导管(3)与第三柔性导管(4)连通,多个所述通槽(35)绕第三柔性导管(4)的外周环形均匀设置,所述导丝(9)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柔性导管(4)以及导轮(8)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切口密度的乳头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7)与导轮(8)转动连接,所述导轮(8)与蜗轮(10)同轴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环形件(31)和连接轴(33),所述第三环形件(31)与导轮(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33)与蜗轮(10)同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师,秦运升,黄希望,张子扬,周儒春,吕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首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