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58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隔振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下部隔震结构以及上部隔震结构,上部隔震结构包括上接板、下接板、以及设置在上接板以及下接板之间的隔震机构,上接板的侧壁等距一体成型有多组凸起,每个凸起上均通过拉丝与下接板连接,下部隔震结构包括插接在一起的插入组件以及插接组件,且在插入组件以及插接组件之间设置有多组碟簧一,多组碟簧一为凹面相对设置,该新型隔振装置,上部隔震结构和下部隔震结构可以分开用,也可以组合一起是三维隔振装置;根据需要,装置既能采用摩擦耗能,也可采用粘弹性材料耗能,使用起来更加灵活。使用起来更加灵活。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隔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新型隔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对土木工程结构破坏影响最大的一种振动

地震,是人类需要面临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其随机性和突发性,地震难以准确预测,往往造成灾难的性后果。传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是依靠增加结构自身的强度、变形能力来抗震,此时,容许很大的地震能量从地面传递给结构。事实上,除了地震,还有环境振动、风振等也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0003]为减少各种振动的破坏作用,引入减振控制方法,是指通过隔振、耗能、施加外力、调整结构动力特性等方法来消减结构振动反应,从而确保结构本身的安全,具有安全可靠、更加有效、经济节省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是减少振动影响的有效技术。
[0004]隔振(震)作为一种成熟的方法有着广发的应用,但是当前隔振技术在地震或振动作用后存在残余变形,而且主要是水平方向的隔振,对竖向振动的隔振装置少,而且减振效果有限,需要改进来适应新的工程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隔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隔振装置,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隔振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下部隔震结构以及上部隔震结构,上部隔震结构包括上接板、下接板、以及设置在上接板以及下接板之间的隔震机构,上接板的侧壁等距一体成型有多组凸起,每个凸起上均通过拉丝与下接板连接;
[0009]下部隔震结构包括插接在一起的插入组件以及插接组件,且在插入组件以及插接组件之间设置有多组碟簧一,多组碟簧一为凹面相对设置。
[0010]优选的,隔震机构包括粘弹性材料层一以及曲面凹形板,粘弹性材料层一以及曲面凹形板间隔排列在上接板以及下接板之间。
[0011]优选的,插入组件包括外壳一、内壳一、内壳二以及内壳三,插接组件包括插接环一、插接环二、插接环三以及插接杆一,插接环一、插接环二、插接环三以及插接杆一的顶部均与下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插接环一插接在外壳一与内壳一之间,插接环二插接在内壳一与内壳二之间,插接环三插接在内壳二与内壳三之间,插接杆一插接在内壳三的内部,且插接环一与外壳一和内壳一的间隙中、插接环二与内壳一的间隙中、插接环三与内壳二和内壳三的间隙中以及插接环三与内壳三的间隙中均设置有粘弹性材料层二,碟簧一设置在插接环二与内壳二的间隙中。
[0012]优选的,隔震机构包括多组上下贴合的曲面凹形摩擦板。
[0013]优选的,插入组件包括外壳二、内壳四、内壳五、插接杆二以及碟簧一,插接组件包
括插接环四、插接环五、插接环六以及插接环七,碟簧一设置在内壳四与插接环六之间,碟簧一位于底部接板的上方,且插接环四插接在外壳二与外壳二之间,插接环五设置在碟簧一与插接环二之间,插接环六设置在内壳五与碟簧一之间,插接环七设置在内壳五与插接杆二之间,且插接杆二插接在插接环七的内部,插接环四与外壳二和内壳四的接触面、插接环五与内壳四的接触面、插接环六与内壳五的接触面以及插接环七与插接杆二和内壳五的接触面均为摩擦面。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隔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新型隔振装置,上部隔震结构通过凹曲板,可以实现自复位,减少变形后的残余变形;下部隔震结构通过碟簧能够实现竖向的高承载力,并同时具有竖向耗能,因此隔震效果优秀。
[0017]2、该新型隔振装置,上部隔震结构和下部隔震结构可以分开用,也可以组合一起是三维隔振装置;根据需要,装置既能采用摩擦耗能,也可采用粘弹性材料耗能,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粘弹性材料三维隔振装置示意图;
[0019]图2为粘弹性材料三维隔振装置中上部隔震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上接板示意图;
[0021]图4为下接板示意图;
[0022]图5为粘弹性材料三维隔振装置中上部隔震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3]图6为粘弹性材料三维隔振装置中下部隔震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粘弹性材料层二示意图;
[0025]图8为插入组件示意图;
[0026]图9为粘弹性材料三维隔振装置剖视示意图;
[0027]图10为碟簧一示意图;
[0028]图11为摩擦三维隔振装置中上部隔震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摩擦三维隔振装置中上部隔震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0]图13为摩擦三维隔振装置中上部隔震结构示意图剖视示意图。
[0031]图中:1、下部隔震结构;2、上部隔震结构;3、上接板;4、下接板;5、凸起;6、拉丝;7、粘弹性材料层一;8、曲面凹形板;9、插入组件;10、插接组件;11、粘弹性材料层二;12、外壳一;13、内壳一;14、内壳二;15、内壳三;16、碟簧一;17、插接环一;18、插接环二;19、插接环三;20、插接杆一;21、曲面凹形摩擦板;22、插接环四;23、插接环五;24、插接环六;25、插接环七;26、底部接板;27、外壳二;28、内壳四;29、内壳五;30、插接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粘弹性材料三维隔振装置,参阅图1

图10,实施例一:一种新型隔振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下部隔震结构1以及上部隔震结构2,上部隔震结构2包括上接板3、下接板4、粘弹性材料层一7以及曲面凹形板8,粘弹性材料层一7以及曲面凹形板8间隔排列在上接板3以及下接板4之间,上接板3的侧壁等距一体成型有多组凸起5,每个凸起5上均通过拉丝6与下接板4连接,粘弹性材料层一7以及曲面凹形板8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多组。
[0034]下部隔震结构1包括插接在一起的插入组件9以及插接组件10,且在插入组件9以及插接组件10之间设置有多组碟簧一16,多组碟簧一16为凹面相对设置。
[0035]插入组件9包括外壳一12、内壳一13、内壳二14以及内壳三15,插接组件10包括插接环一17、插接环二18、插接环三19以及插接杆一20,插接环一17、插接环二18、插接环三19以及插接杆一20的端部与插入组件9的底部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间隙作用是让插接组件10有向下活动的空间,插接环一17、插接环二18、插接环三19以及插接杆一20的顶部均与下接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插接环一17插接在外壳一12与内壳一13之间,插接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下部隔震结构(1)以及上部隔震结构(2),上部隔震结构(2)包括上接板(3)、下接板(4)、以及设置在上接板(3)以及下接板(4)之间的隔震机构,上接板(3)的侧壁等距一体成型有多组凸起(5),每个凸起(5)上均通过拉丝(6)与下接板(4)连接;下部隔震结构(1)包括插接在一起的插入组件(9)以及插接组件(10),且在插入组件(9)以及插接组件(10)之间设置有多组碟簧一(16),多组碟簧一(16)为凹面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机构包括粘弹性材料层一(7)以及曲面凹形板(8),粘弹性材料层一(7)以及曲面凹形板(8)间隔排列在上接板(3)以及下接板(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组件(9)包括外壳一(12)、内壳一(13)、内壳二(14)以及内壳三(15);所述插接组件(10)包括插接环一(17)、插接环二(18)、插接环三(19)以及插接杆一(20);所述插接环一(17)、插接环二(18)、插接环三(19)以及插接杆一(20)的顶部均与下接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插接环一(17)插接在外壳一(12)与内壳一(13)之间,插接环二(18)插接在内壳一(13)与内壳二(14)之间,插接环三(19)插接在内壳二(14)与内壳三(15)之间,插接杆一(20)插接在内壳三(15)的内部;所述插接环一(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周景亚傅继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