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52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车用夜视镜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它包括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3L、光阑STOP、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第一透镜L1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七片透镜作为光学系统的镜头构成,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大通光小角度的设计,保证镜头的畸变与通光量;提高镜头的解析度与成像品质。提高镜头的解析度与成像品质。提高镜头的解析度与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行车用夜视镜头
,具体为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汽车ADAS功能需要尽量实现全天候运转。摄像头是通过感光与算法实现对周边环境感知,因此在光线不足如夜间行车、过隧道等场景下,需要增强摄像头的夜视能力。不用一直开着远光灯而影响到对向和前方车辆,这个系统可辅助了解前方情况。会车时,若对向车辆灯光太亮造成眩光,可通过夜视系统辅助您看清前方情况。雾中行车的辨别能力也较强,这个系统可通过红外线监测到前方情况,从而提前避让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夜间行车环境或过隧道等场景下,车载摄像镜头的夜视能力不足,需要配合远光灯才能看清前方情况,遇到迎面眩光和大雾天气,现有的光学系统镜头的辨识能力也很差。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它包括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3L、光阑STOP、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所述第七透镜L7的后侧设置有滤光片L8,所述第七透镜L7满足关系式:Nd≥1.69,Vd≥53,其中Nd为折射率,Vd为阿贝常数;所述第七透镜L7为非球面透镜。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了七片透镜作为光学系统的镜头构成,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大通光小角度的设计,保证镜头的畸变与通光量;提高镜头的解析度与成像品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透镜的光线收集效果还需要通过结构设计进一步优化。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透镜L1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L2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L3为弯月正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L7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0008]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该凸面朝向外侧的弯月形透镜可以尽量收集大视场的光线,使其进入光学系统;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可以使大视场光线的入射角度进一步降低,有利于控制主光线角度CRA。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整体光学系统更好的成像质量需要对透镜光学系数进行优化。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关系式:Nd≥1.7,Vd≤49;所述第二透镜L2满足关系式:Nd≥1.52,Vd≥64.2;所述第三透镜L3满足关系式:Nd≥1.52,Vd≤64.2;所述第四透镜L4满足关系式:Nd≥1.66,Vd≤50.9;所述第五透镜L5满足关系式:Nd≥1.83,Vd≥37.2;所述第六透镜L6满足关系式:Nd≥1.92,Vd≥20.9,其中Nd为折射率,Vd为阿贝常数。
[0011]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以上镜片组成的光学系统,光路总长较短,镜头的体积小,后焦大,可以与多种不同接口的摄像机配合使用;同时系统光圈较大,成像质量优良。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光学系统光焦度的比例分配需要进行优化光学系统的透镜滤光结构需要进行进一步优化。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高清镜头的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其中f1、f2、f3、f4、f5、f6与f满足以下比例:

6<f1/f<

5,

3<f2/f<

2,3<f3/f<4,

2<f4/f<

1,1<f5/f<2,10<f6/f<11。
[0014]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本技术形成的光学系统的光焦度按照以上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各镜片相对于系统焦距成一定比例,使本技术形成的光学系统在740~960nm的波长范围的像差得到合理的校正和平衡。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光学系统中透镜结构和材质也需要进行控本增效。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为球面透镜,均由玻璃材质制成。
[0017]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全玻璃设计,不仅结构更加简单,具有更小的体型与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成像平面的透镜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透镜光学系统的MTF曲线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透镜光学系统的离焦MTF曲线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在实施例中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d、折射率N
d
以及阿贝数V
d
构成的表格数据图。
[0022]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L8、滤光片;STOP、光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它包括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间隔
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3L、光阑STOP、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所述第七透镜L7的后侧设置有滤光片L8,所述第七透镜L7满足关系式:Nd≥1.69,Vd≥53,其中Nd为折射率,Vd为阿贝常数;所述第七透镜L7为非球面透镜。
[0026]实施例2:
[002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它包括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3L、光阑STOP、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所述第七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光线入射光路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3L、光阑STOP、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所述第七透镜L7的后侧设置有滤光片L8,所述第七透镜L7满足关系式:Nd≥1.69,Vd≥53,其中Nd为折射率,Vd为阿贝常数;所述第七透镜L7为非球面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L2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L3为弯月正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L7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夜视环境的大光圈高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关系式:Nd≥1.7,Vd≤49;所述第二透镜L2满足关系式:Nd≥1.52,Vd≥64.2;所述第三透镜L3满足关系式:Nd≥1.52,Vd≤64.2;所述第四透镜L4满足关系式:Nd≥1.66,Vd≤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胡青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明英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