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及内部冷却泄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52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及内部冷却泄灰方法,该结构包括,冷却框架,包括呈框架式设置于高温除尘设备内部的冷却介质管,所述冷却介质管内的冷却介质整体流向呈由下向上设置;内灰斗,架设于所述冷却框架上;所述内灰斗内设置轴向贯通的灰流腔,所述灰流腔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呈渐缩设置;所述灰流腔的中心处自上而下设置外落灰部和内落灰部,外落灰部和内落灰部用于防止高温烟气从灰流腔中间短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单独设置内灰斗支撑结构,有效克服设备内高温,实现支撑和泄灰结合,整体结构简单,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条件。提供有力的条件。提供有力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及内部冷却泄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炉炼钢的烟道除尘及余热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及内部冷却泄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吹氧炼钢产生的烟气具有温度高、烟气量大、含尘量高且尘粒微小等特点;烟气的净化及降温是回收煤气流程中必须经过的过程。由于转炉炼钢为间歇式周期性作业,在整个冶炼周期内,不仅烟气量周期性波动,烟气温度也是周期性波动的。对于位于高温烟气环境中的灰斗及溜灰管而言,金属壁温也是从800~900℃到几十度呈现周期变化的。
[0003]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除尘灰在线冷却装置,在除尘器下方设置有灰斗,在灰斗内设置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冷却水入口与冷却水出口均延伸至灰斗的壳体外。该装置在设备外的灰斗设置有冷却水管,设置目的仅为高温灰冷却,回收热水;灰斗需要单独考虑支撑。
[0004]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及内部冷却泄灰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及内部冷却泄灰方法,本专利技术无需单独设置内灰斗支撑结构,有效克服设备内高温,实现冷却、支撑和泄灰结合,整体结构简单,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条件。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包括,
[0007]冷却框架,包括呈框架式设置于高温除尘设备内部的冷却介质管,所述冷却介质管内的冷却介质整体流向呈由下向上设置;
[0008]内灰斗,架设于所述冷却框架上;所述内灰斗内设置轴向贯通的灰流腔,所述灰流腔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呈渐缩设置;所述灰流腔的中心处自上而下设置外落灰部和内落灰部,外落灰部和内落灰部用于防止高温烟气从灰流腔中间短路通过。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灰流腔的上部设置至少一个内分隔板,所述内分隔板用于避免内灰斗内的灰被烟气卷起。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落灰部的顶部设置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处设置能开启且能封闭的观察孔盖板。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察孔盖板上设置面向烟气侧的竖向分隔板。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落灰部为圆台形栅状结构或圆柱形格栅结构。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落灰部为软质挡风帘结构。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质挡风帘结构采用能晃动的多层链条式结
构制成,或采用能晃动的多层管结构制成。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介质管的外壁上设有支撑块,所述内灰斗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块上。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块为圆形肋片或半圆形肋片。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灰斗的上部呈碗状设置。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方法,包括,高温除尘设备内设置前述的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冷却介质管内持续充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由下向上流动;高温除尘设备内的灰流向灰流腔,灰流经外落灰部与内灰斗内壁之间环空、内落灰部与内灰斗内壁之间环空向下流动至内灰斗的底部。
[0019]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及内部冷却泄灰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中,冷却介质管构成的冷却框架保证对内灰斗的支撑强度,增加余热回收量;内灰斗内的外落灰部和内落灰部,防止高温烟气“短路”,避免大量烟气不从除尘单元穿过而从内灰斗中间穿过,同时外落灰部和内落灰部能使落灰顺畅;本专利技术无需单独设置内灰斗支撑结构,有效克服设备内高温,实现支撑和泄灰结合,整体结构简单,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条件。
附图说明
[002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其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灰斗的俯视图。
[0025]图中:
[0026]1、冷却框架;11、冷却介质管;
[0027]2、内灰斗;20、内分隔板;21、外落灰部;22、内落灰部;23、观察孔;24、观察孔盖板;
[0028]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设置在除尘器的下方(现有技术),包括,
[0033]冷却框架1,包括呈框架式设置于高温除尘设备内部的冷却介质管11,冷却介质管11内的冷却介质整体流向呈由下向上设置,为冷却介质自然循环创造条件;流通冷却介质的冷却框架1可以有效减少高温带来的变形,减少高温环境对支撑(冷却框架1)的影响,以保证支撑的强度;并且冷却介质管11内的冷却介质流通过程中回收了设备内部分余热,增加余热回收量;
[0034]内灰斗2,架设于冷却框架1上,冷却框架1由冷却介质管11构成,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避免了因高温造成的变形等问题,保证支撑稳定性;内灰斗2内设置轴向贯通的灰流腔,灰流腔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呈渐缩设置;灰流腔的中心处自上而下设置外落灰部21和内落灰部22,外落灰部21和内落灰部22用于防止高温烟气从灰流腔中间短路通过。
[0035]高温除尘设备的灰形成由上向下的灰流流入内灰斗2,冷却介质管11构成的冷却框架1保证对内灰斗2的支撑强度,同时增加余热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框架,包括呈框架式设置于高温除尘设备内部的冷却介质管,所述冷却介质管内的冷却介质整体流向呈由下向上设置;内灰斗,架设于所述冷却框架上;所述内灰斗内设置轴向贯通的灰流腔,所述灰流腔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呈渐缩设置;所述灰流腔的中心处自上而下设置外落灰部和内落灰部,外落灰部和内落灰部用于防止高温烟气从灰流腔中间短路通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流腔的上部设置至少一个内分隔板,所述内分隔板用于避免内灰斗内的灰被烟气卷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落灰部的顶部设置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处设置能开启且能封闭的观察孔盖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盖板上设置面向烟气侧的竖向分隔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除尘设备的内部冷却泄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落灰部为圆台形栅状结构或圆柱形格栅结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源满王元新万庆明杨明华徐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