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富含油脂的微芒藻及其培养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油脂的微芒藻的及其培养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与能源的消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能源安全问题是各国战略性的问题,寻找一种清洁、经济、高效、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生物能源一直作为一个重要储备技术方向,各个国家都对此保持着兴趣。在诸多的生物质能源中,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点,且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从微藻中得到的脂肪酸可转化成脂肪酸甲脂,即生物柴油,因此富含油脂的微藻常被认为是第三代生物燃料的理想原料。
[0003]微藻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积累油脂、淀粉、蛋白、色素等成分,某些藻类中淀粉和糖原含量占细胞干重的30%,也有一些藻类在特定培养条件下油脂含量可高达80%。微藻的太阳能转化效率可达到3.5%,是生产药品、精细化工品的潜在资源,如何有效的筛选获得具有高油脂含量、环境适应能力强、可规模化培养且成本较低的新藻种,便成了各国工作者研究的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富含油脂的微芒藻,其特征在于:该藻株为微芒藻(Micractinium sp.)FSH
‑
BY1,已于2020年5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99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芒藻,其特征在于:微芒藻(Micractinium sp.)FSH
‑
BY1的18S rDNA基因测序结果见序列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芒藻,其特征在于:微芒藻(Micractinium sp.)FSH
‑
BY1在显微镜下藻细胞为绿色,单个细胞为球形,直径大约4
‑
8μm,常由4个细胞聚集成四方形或者四面体,有时由8个细胞排列成球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芒藻,其特征在于:微芒藻(Micractinium sp.)FSH
‑
BY1能够耐受CO2的浓度达40v%,能够耐受SO2的浓度达0.04v%,耐受的低温低至5℃。5.一种的微芒藻(Micractinium sp.)FSH
‑
BY1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利用淡水培养基培养,通入CO2含量为1.0v%
‑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文静,樊亚超,张霖,秦丽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