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28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包括:底板、立板、旋转组件、压紧组件、移动组件和调节组件,其中,两个立板相对设置在底板上;旋转组件和压紧组件分别同轴设置在两个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移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且移动组件上开设有滑槽;调节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的上,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板、侧板、安装板、引导装置和穿线装置,其中,连接板设置在移动组件上;侧板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侧板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安装板设置在连接板上;引导装置和穿线装置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持引导装置稳定移动,使引导轮更加稳定,且通过增设穿线装置,进一步减少了涤纶丝线炸线的可能。一步减少了涤纶丝线炸线的可能。一步减少了涤纶丝线炸线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涤纶丝线收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涤纶丝线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涤纶丝线,是由聚酯切片经过高温熔融抽丝而成,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染色,只需在高温熔融时添加色母粒或色粉即可,缩短了纺织产品的生产过程。
[0003]相关技术中,对于涤纶丝线的收卷多是使用可往复移动的引导轮进行均匀收卷,但是这种情况由于引导轮在往复移动时稳定性不高,从而造成引导轮出现晃动,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炸线的情况,即涤纶丝线出现缠绕的情况,使涤纶丝线的收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可以保持引导装置稳定移动,使引导轮更加稳定,且通过增设穿线装置,进一步减少了涤纶丝线炸线的可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包括:底板、立板、旋转组件、压紧组件、移动组件和调节组
[0007]件,其中,两个所述立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压紧组件分别同轴设置在两个所述底板上,收卷筒被夹紧在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压紧组件之间;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移动组件的相对侧外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板、侧板、安装板、引导装置和穿线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侧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引导装置和所述穿线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并通过第一阻尼旋钮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可以保持引导装置稳定移动,使引导轮更加稳定,且通过增设穿线装置,进一步减少了涤纶丝线炸线的可能。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提出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具体的,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板和引导轮,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枢轴连接;所述引导轮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上。
[0011]具体的,所述穿线装置包括第二调节板和穿线头,其中,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枢轴相连所述穿线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所述穿线头包括安装端和工作端,其中,所述安装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通过第二阻尼旋钮枢轴相连;所述工作端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且所述工作端上开设有穿线孔;其中,涤纶丝线从引导轮穿过并经过穿线孔后收卷至收卷筒上。
[0012]具体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仓、第二驱动电机、丝杠和丝杠滑块,其中,所述安装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安装仓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仓上;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安装仓内,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所述丝杠滑块设置在所述丝杠上,并沿所述通槽移动。
[0013]具体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旋转轴和第一夹紧头,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一个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一夹紧头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
[0014]具体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气缸和第二夹紧头,其中,所述气缸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夹紧头设置在所述气缸上;其中,所述第一夹紧头和所述第二夹紧头同轴设置。
[0015]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穿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3]如图所示:
[0024]1、底板;2、立板;3、旋转组件;31、第一驱动电机;32、旋转轴;33、第一夹紧头;4、压紧组件;41、气缸;42、第二夹紧头;5、支撑架;6、移动组件;61、安装仓;601、滑槽;602、通槽;62、第二驱动电机;63、丝杠;64、丝杠滑块;7、调节组件;71、连接板;72、侧板;721、滑块;73、安装板;74、引导装置;741、第一调节板;742、引导轮;75、穿线装置;751、第二调节板;752、穿线头;753、第二阻尼旋钮;7521、安装端;7522、工作端;7520、穿线孔;76、第一阻尼旋钮;8、收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可应用在纺织工厂、生产车间内,用于对织物进行收卷,例如可对涤纶丝线进行稳定收卷。
[0027]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
[0028]如图1和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可包括底板1、立板2、
旋转组件3、压紧组件4、移动组件6和调节组件7。
[0029]其中,两个立板2相对设置在底板1上,旋转组件3和压紧组件4分别同轴设置在两个立板2上,收卷筒8被夹紧在旋转组件3和压紧组件4之间,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架5,移动组件6设置在支撑架5上。
[0030]如图2所示,移动组件6的相对侧外壁上均开设有滑槽601,调节组件7设置在移动组件6的移动端。
[0031]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技术实施例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的使用场景的适配度,底板1可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带有刹车结构,能够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使用。
[0032]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架5高度可由相关工作人员在调试阶段进行设置,即确保调节组件7能够对涤纶丝线进行有效引导即可。
[0033]具体的,如图3所示,调节组件7包括连接板71、侧板72、安装板73、引导装置74和穿线装置75。
[0034]其中,连接板71设置在移动组件6的移动端,两个侧板72相对设置在连接板71上,且侧板72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滑块721,滑块721与滑槽601一一对应,并与滑槽601滑动连接,安装板73设置在连接板71上,引导装置74和穿线装置75分别设置在安装板73的两侧并通过第一阻尼旋钮76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立板(2)、旋转组件(3)、压紧组件(4)、移动组件(6)和调节组件(7),其中,两个所述立板(2)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旋转组件(3)和所述压紧组件(4)分别同轴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2)上,收卷筒(8)被夹紧在所述旋转组件(3)和所述压紧组件(4)之间;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移动组件(6)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上,且所述移动组件(6)的相对侧外壁上均开设有滑槽(601);所述调节组件(7)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6)的移动端,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连接板(71)、侧板(72)、安装板(73)、引导装置(74)和穿线装置(75),其中,所述连接板(71)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6)的移动端;两个所述侧板(72)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板(71)上,且所述侧板(72)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滑块(721),所述滑块(721)与所述滑槽(601)一一对应,并与所述滑槽(601)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73)设置在所述连接板(71)上;所述引导装置(74)和所述穿线装置(75)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73)的两侧并通过第一阻尼旋钮(7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74)包括第一调节板(741)和引导轮(742),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板(741)与所述安装板(73)的一侧枢轴连接;所述引导轮(742)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741)上。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涤纶丝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装置(75)包括第二调节板(751)、穿线头(752)和第二阻尼旋钮(753),其中,所述第二调节板(751)与所述安装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晓漫唐亦红许勤楠周爱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