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线箱和移动医疗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28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线箱和移动医疗成像设备。其中,走线箱包括:箱体,箱体设置有走线腔以及与走线腔相连通的走线口,走线口位于箱体的底部,箱体内沿走线口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滑座,滑座与滑轨可移动连接,滑座的底部设置有经走线口与走线腔连通的过线空间。移动医疗成像设备的该种布线方式无需对场地进行较大改造,便于维护,成本低,且能够降低走线箱的底部下沉的情况,进而能够提高走线箱的可靠性和美观性。靠性和美观性。靠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走线箱和移动医疗成像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走线箱和移动医疗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移动CT是一种辅助医生进行检查或者手术的医疗影像设备。它通过X射线穿透人体获得的衰减信息重建人体内部组织的断层图像。移动CT相比固定式CT,其线缆需要特定走线装置,以适应其移动范围。现有技术中涉及到移动CT走线方法的主要是以下两种方式:
[0003]方式一:地下开挖走线槽,走线拖链埋于地下,通过装饰带将走线槽覆盖,实现CT走线。该种方式对场地要求高,安装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改造,成本较高,同时,如果线缆有问题,需要挖开地面检修,维护成本很大。
[0004]方式二:移动CT增加一走线立柱,屋顶上置一走线箱体,出线口在走线箱体侧面。该种方式,由于立柱从侧面与走线箱连接,导致走线箱底部缺少连接支撑,会出现走线箱底部下沉导致遮挡不严,影响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走线箱和移动医疗成像设备,该布线方式无需对场地进行较大改造,便于维护,成本低,且能够降低走线箱的底部下沉的情况,进而能够提高走线箱的可靠性和美观性。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走线箱,包括:箱体,箱体设置有走线腔以及与走线腔相连通的走线口,走线口位于箱体的底部,箱体内沿走线口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滑座,滑座与滑轨可移动连接,滑座的底部设置有经走线口与走线腔连通的过线空间。
[0007]进一步地,走线箱还包括:装饰机构,设置在走线腔内,装饰机构包括装饰带和调节模组,装饰带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滑座在走线口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对应连接,调节模组用于张紧装饰带,以使装饰带遮蔽走线口。
[0008]进一步地,滑座包括滑座本体和设置于滑座本体底部的两个支板,两个支板沿走线口的长度方向分布,滑座本体围合成沿走线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装饰带穿设于第一腔体,且端部与支板对应连接,两个支板之间形成过线空间。
[0009]进一步地,调节模组包括:第一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两个第二调节装置,设置于走线腔内,并沿走线口的长度方向分布在走线口的两端;其中,两个第二调节装置用于支撑并张紧装饰带,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装饰带的张紧度。
[0010]进一步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沿走线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支撑轮和位于两个第一支撑轮之间的第一调节轮以及第一调节组件,两个第一支撑轮和第一调节轮的轴线平行设置,装饰带绕设于第一支撑轮和第一调节轮,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第一调节轮位置以改变第一支撑轮和第一调节轮之间的装饰带长度。
[0011]进一步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一连接座和第一连接件,滑座本体的
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滑槽,滑座本体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长条孔,第一连接座内嵌于第一滑槽内,第一调节件能够驱动第一连接座沿着第一滑槽移动,第一连接件穿设于长条孔并与第一连接座连接,用于与滑座本体配合限位第一连接座,第一调节轮设置于第一连接座上。
[0012]进一步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滚轮座,设置于走线腔内;第二支撑轮,转动地连接在两个滚轮座之间;第二调节轮,转动地连接于两个滚轮座之间,且设置在走线口处,并位于第二支撑轮的下方;装饰带套设于第二支撑轮和第二调节轮。
[0013]进一步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滚轮座开设有沿走线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内嵌于第二滑槽内的第二连接座和与第二连接座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连接座沿第二滑槽移动的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轮设置于第二连接座上。
[0014]进一步地,走线箱还包括拖链,拖链设置于走线腔内,且拖链的一端与滑座连接,以使拖链可随滑座移动。
[001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医疗成像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走线装置,走线装置包括走线柱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走线箱,滑座与走线柱连接,设备本体与走线柱底端连接。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走线箱和移动医疗成像设备,移动医疗设备是通过包括走线柱和走线箱的走线装置进行走线的,与相关技术中的移动医疗成像设备通过地下开挖走线相比,降低了对场地的要求,无需对场地进行改造,有利于降低安装成本,同时,若线缆有问题,可以将走线箱和/或走线柱进行拆卸以对线缆进行检修,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
[0017]其中,走线柱可以通过位于走线箱底部的走线口、过线空间与走线箱的滑座进行连接,以实现走线布置。这样的设置,使得走线柱能够与滑座的底部连接,即走线柱对走线箱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与相关技术中立柱从侧面与走线箱连接使得走线箱地步缺少支撑相比,避免了走线箱底部下沉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走线箱的可靠性,避免走线箱的底部下沉而影响外观、遮挡不严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走线箱外观的美观性,并提高移动医疗成像设备的移动精度,适于推广应用。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医疗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走线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滑座和第一调节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图3所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走线装置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走线装置的另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9]100走线箱,110箱体,111走线腔,112走线口,113滑轨,114框架,115过线空间,120滑座,121顶板,122底板,123侧板,124支板,125第一腔体,126第一滑槽,127长条孔,128滑座本体,130装饰机构,131装饰带,140第一调节装置,141第一支撑轮,142第一调节轮,143第一连接座,144第一连接件,145第一调节件,150第二调节装置,151滚轮座,1511第二腔体,1512第二滑槽,152第二支撑轮,153第二调节轮,154第二连接座,155第二调节件,1551调节螺丝,1552第一螺母,1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走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走线腔以及与所述走线腔相连通的走线口,所述走线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内沿所述走线口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滑座,所述滑座与所述滑轨可移动连接,所述滑座的底部设置有经所述走线口与所述走线腔连通的过线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机构,设置在所述走线腔内,所述装饰机构包括装饰带和调节模组,所述装饰带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滑座在所述走线口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调节模组用于张紧所述装饰带,以使所述装饰带遮蔽所述走线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包括滑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滑座本体底部的两个支板,两个所述支板沿所述走线口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滑座本体围合成沿所述走线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腔体,所述装饰带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且端部与所述支板对应连接,两个所述支板之间形成过线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组包括:第一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两个第二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走线腔内,并沿所述走线口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走线口的两端;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支撑并张紧所述装饰带,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装饰带的张紧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走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沿所述走线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支撑轮和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轮之间的第一调节轮以及第一调节组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轮和所述第一调节轮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装饰带绕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轮和所述第一调节轮,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调节轮位置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轮和所述第一调节轮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