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支护桩紧邻电力管沟施工组合隔离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站施工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支护桩紧邻电力管沟施工组合隔离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地铁车站基坑支护桩与既有地下电力沟相距较近时,在支护桩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岩土体的扰动往往会造成电力管沟,尤其是砖混结构的电力管沟的沉降、变形甚至结构破坏,降低电力管沟使用性能的同时给周围居民及路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支护桩施工过程中,为确保紧邻的电力管沟结构的正常使用,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对紧邻电力管沟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是必要的。
[0003]目前的加固方法主要通过在车站基坑支护桩与紧邻电力沟之间设置隔离桩、隔断墙、土体注浆加固等。在专利CN 202010274746.7(对应的公布号CN111425216A,公告号CN 111425216 B)中就公开了复合式支护结构,但其多适用于深井巷道的支护加固和抗振;现有加固保护方法对于常规的有施工空间的工程是适用的,但对于地铁车站支护桩紧邻电力管沟,现有加固措施的主要缺点为: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支护桩紧邻电力管沟施工组合隔离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力管沟与支护桩之间土层参数,确定钢管桩、装配式隔振体的参数;于电力管沟与支护桩之间施作钢管桩,多根钢管桩依次间隔成排分布;于钢管桩与电力管沟之间施作装配式隔振体,多根装配式隔振体依次间隔成排分布,钢管桩与至少一排装配式隔振体错位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支护桩紧邻电力管沟施工组合隔离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钢管桩、装配式隔振体的参数包括:根据现场施工场地情况及现有电力管沟的位置,经现场勘察后确定钢管桩和装配式隔振体的分布区域,确定微型钢管桩和装配式隔振体的加固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支护桩紧邻电力管沟施工组合隔离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电力管沟与支护桩之间区域设计所需相关动参数、岩土体力学性质指标,确定钢管桩及装配式隔振体的数量及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支护桩紧邻电力管沟施工组合隔离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的参数包括直径、承载力、水泥强度及桩长,装配式隔振体的参数包括直径、承载力、填充物及桩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车站支护桩紧邻电力管沟施工组合隔离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和装配式隔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辉,邵广彪,陈燕福,崔冠科,徐以政,杨凡,孙剑平,陈琳琳,聂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