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44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抗震组件与连接组件,所述抗震组件包括支座主体内部中央上下端对称安装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上下端的第一减震套、第一减震弹簧,以及两侧的第二减震套、第二减震弹簧减震垫,可为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安置的管道,起到横竖方向的减震效果,且对称式结构的第一减震套、第二减震套,也使得支座主体内部的抗震组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进而具有较强的抗震效果,支座主体四边处开设的连接槽和连接槽之间安装的连接夹板,也便于将多组支座主体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其连接效果,缩小支座主体整体的占用空间。占用空间。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内的多组管道,一般均安装于管道支座的上端。
[0003]现有的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如公开号CN212742651U公开的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新型抗震耗能支座,虽然具有减弱地震对管道体影响的优点,但多组支座主体,不便于相互间上下两侧的排列连接,从而在综合管廊内管道较多时,容易造成综合管廊内空间占用高,且不便排列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抗震组件与连接组件,所述抗震组件包括支座主体内部中央上下端对称安装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以及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外部两侧对称焊接的第一减震套,所述抗震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震套内部活动安装的减震座,以及第一减震套和减震座外端套设的第一减震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抗震组件还包括支座主体上下端内壁两侧对称开设的半圆形结构的滑槽,以及减震座下端焊接的安装于滑槽内部的第二减震套,所述支座主体上下端滑槽的内部均焊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处于第二减震套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两端与第二减震套之间还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套与第二减震套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抗震组件还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两侧对称焊接的夹紧边,以及夹紧边的连接间安装的第一螺栓组。
[0010]优选的,所述抗震组件还包括支座主体内侧两端固定安装的减震垫。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座主体两侧四边处中央开设的L字板形结构的连接槽,以及连接槽之间安装的U字板型结构的连接夹板。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槽的两侧与连接夹板的两侧对应贯穿开设的连接孔,以及连接孔内部安装的用于支座主体之间连接固定的第二螺栓组。
[0013]优选的,所述支座主体的底端四角处还焊接有安装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上下端的第一减震套、第一减震弹簧,以及两侧的第二减震套、第二减震弹簧减震垫,可为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安置的管道,起到横竖方向的减震效果,且对称式结构的第一减震套、第二减震套,也使得支座主体内部的抗震组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进而具有较强的抗震效果,能够有效保护其中安置的管道;
[0016]2、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支座主体四边处开设的连接槽和连接槽之间安装的连接夹板,也便于将多组支座主体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其连接效果,缩小支座主体整体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的侧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图1中A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支座主体相互间的连接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0、支座主体;110、安装座;
[0023]200、抗震组件;210、上支撑架;220、下支撑架;230、第一减震套;231、减震座;232、第一减震弹簧;240、滑槽;250、第二减震套;251、固定杆;252、第二减震弹簧;260、夹紧边;261、第一螺栓组;270、减震垫;
[0024]300、连接组件;310、连接槽;320、连接夹板;330、连接孔;340、第二螺栓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100、抗震组件200与连接组件300,支座主体100的底端四角处还焊接有安装座110,抗震组件200包括支座主体100内部中央上下端对称安装的上支撑架210和下支撑架220,以及上支撑架210和下支撑架220外部两侧对称焊接的第一减震套230,抗震组件200还包括第一减震套230内部活动安装的减震座231,以及第一减震套230和减震座231外端套设的第一减震弹簧232,抗震组件200还包括支座主体100上下端内壁两侧对称开设的半圆形结构的滑槽240,以及减震座231下端焊接的安装于滑槽240内部的第二减震套250,支座主体100上下端滑槽240的内部均焊接有固定杆251,且固定杆251处于第二减震套250的内部,固定杆251两端与第二减震套250之间还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252,第一减震套230与第二减震套250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抗震组件200还包括上支撑架210和下支撑架220两侧对称焊接的夹紧边260,以及夹紧边260的连接间安装的第一螺栓组261,抗震组件200还包括支座主体100内侧两端固定安装的减震垫270。
[0028]具体的,上支撑架210与下支撑架220上下端两侧的第一减震套230底部连接的减震座231和第一减震弹簧232,可对上支撑架210与下支撑架220之间的管道,起到竖方向的
减震效果,上支撑架210与下支撑架220上下端两侧第二减震套250和第二减震套250与固定杆251之间套设的第二减震弹簧252,配合支座主体100内部两侧的减震垫270,可为上支撑架210与下支撑架220之间安置的管道,起到侧方向的减震效果,且抗震组件200内对称式结构的第一减震套230、第二减震套250和减震垫270,也使得支座主体100内部的抗震组件200,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进而具有较强的抗震效果,能够有效保护其中安置的管道。
[0029]实施例二:
[003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3

4所示,连接组件300包括支座主体100两侧四边处中央开设的L字板形结构的连接槽310,以及连接槽310之间安装的U字板型结构的连接夹板320,连接组件300还包括连接槽310的两侧与连接夹板320的两侧对应贯穿开设的连接孔330,以及连接孔330内部安装的用于支座主体100之间连接固定的第二螺栓组340。
[0031]具体的,支座主体100四边处开设的连接槽310和连接槽310之间安装的连接夹板320,也便于将多组支座主体100之间进行上下与两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100)、抗震组件(200)与连接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组件(200)包括支座主体(100)内部中央上下端对称安装的上支撑架(210)和下支撑架(220),以及上支撑架(210)和下支撑架(220)外部两侧对称焊接的第一减震套(230),所述抗震组件(200)还包括第一减震套(230)内部活动安装的减震座(231),以及第一减震套(230)和减震座(231)外端套设的第一减震弹簧(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组件(200)还包括支座主体(100)上下端内壁两侧对称开设的半圆形结构的滑槽(240),以及减震座(231)下端焊接的安装于滑槽(240)内部的第二减震套(250),所述支座主体(100)上下端滑槽(240)的内部均焊接有固定杆(251),且固定杆(251)处于第二减震套(250)的内部,所述固定杆(251)两端与第二减震套(250)之间还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2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套(230)与第二减震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应伟吕小慧沈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盛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