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振空沟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隔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振空沟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环境振源与被保护体之间设置的可以减小振动传递的连续沟槽为隔振沟,其原理是利用波的反射、散射特性,阻碍或改变环境振源向被保护体的传播,从而减小被保护体的地面振动。
[0003]公开号为CN10981180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910162667.4)提出了一种复合型的隔振沟,包括隔振部和隔水部,所述隔振部包括挤塑板、聚苯乙烯板和石棉,所述石棉层位于最内侧,石棉层外围设有聚苯乙烯板,聚苯乙烯板的外围设有挤塑板,挤塑板与隔振沟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隔水部包括隔水板,所述隔水板设于隔振部的上方。该专利技术根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途径不同的原理,在隔振沟内设置了不同材料紧密布置,不但可以保证隔振沟的稳定性,且这种不同材料多层对称性布置能够更好地吸收振动波的能量,起到良好的隔振效果。
[0004]上述专利技术中的隔振沟在施工时难以保证部件间的紧密接触,隔振沟阻拦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振空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结合建筑地基的深度,在所述建筑地基和振源之间挖出隔振沟,并对所述隔振沟的沟槽底部和沟槽四壁进行整平;S02:在所述隔振沟的沟槽底部铺设预制混凝土底板;S03:在所述沟槽四壁上沿竖向铺设预制混凝土侧板,并在所述预制混凝土侧板与所述预制混凝土底板的接缝处浇筑防水砂浆;S04:在所述隔振沟的长度方向沿竖向铺设挤塑聚苯侧板,并使所述挤塑聚苯侧板的外侧壁与所述预制混凝土顶板的内侧壁抵接连接;S05:在所述挤塑聚苯侧板内侧壁上沿竖向铺设隔振板,并使所述隔振板的外侧壁与所述挤塑聚苯侧板的内侧壁抵接连接;S06:在所述隔振板的内侧壁上沿竖向等距安装多根平行的方钢管作为竖向背楞;S07:在多根所述竖向背楞的中部位置焊接水平的方钢管,在所述隔振沟两侧形成平行且对称的横向背楞;S08:在所述横向背楞之间阵列排列安装多个隔振装置;S09:在所述预制混凝土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预制混凝土顶板,并在所述预制混凝土侧板与所述预制混凝土顶板的接缝处浇筑防水砂浆;S10:向所述预制混凝土顶板的顶部进行回填土至地面并夯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振空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5中使用的所述隔振板为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隔振层和混凝土层;所述隔振层包括第一隔振层、第二隔振层和第三隔振层;所述第一隔振层由一层并列排列的隔振单元组成;所述第二隔振层由两层并列排列的所述隔振单元组成;所述第三隔振层由三层并列排列的所述隔振单元组成;所述第一隔振层中的所述隔振单元与所述第二隔振层中的所述隔振单元交错设置;所述第二隔振层中的所述隔振单元与所述第三隔振层中的所述隔振单元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振空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单元包括球形的薄壁外壳、密闭容器,所述薄壁外壳位于所述隔振单元的最外层;所述密闭容器嵌于所述薄壁外壳的内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填充有机油;所述密闭容器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振空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8中使用的所述隔振装置为弹簧减振装置,所述弹簧减振装置包括空心直筒,所述空心直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空心直筒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端盖,两个所述端盖分别与所述弹簧的两端抵接连接,所述端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件和导向螺栓,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隔振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横向背楞上,所述导向螺栓用于限制所述弹簧的形变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振空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8中使用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孙皓,李祥龙,李保成,李蒙,赵维康,刘碧成,张思涛,王建省,郝亚磊,任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