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高效碎化加湿翻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肥碎化加湿翻堆装置
,具体为一种有机肥高效碎化加湿翻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机肥碎化加湿翻堆装置就是对有机肥进行碎化、加湿和翻堆的装置,而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堆肥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因此使用碎化加湿翻堆装置可以使得有机肥的堆肥过程更加顺利。
[0003]现有技术的有机肥碎化加湿翻堆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碎化框、主动刀片杆、从动刀片杆、落料框、水箱组件、喷头组件和翻堆组件,可以通过碎化框和主动刀片杆与从动刀片杆的配合作用进行碎化有机肥,进而在水箱组件和喷头组件的作用下进行加湿,在翻堆组件的作用下对堆肥进行翻堆,进而可以高效生产有机肥。
[0004]但是在实际的翻堆过程中,由于有机肥的深浅度不同,而翻堆折板的位置固定不变,导致翻堆折板无法对较深处的有机肥进行有效翻堆,且在翻堆过程中,有机肥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高效碎化加湿翻堆系统,包括第一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外表面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5),所述第二安装板(5)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远离第二安装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底架(3),所述矩形底架(3)的顶部与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5)的内壁设置有碎化框(6),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可调防粘附翻堆装置(7),所述第二安装板(5)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防溅射卸料装置(8),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外表面远离第二安装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17),所述第一矩形板(17)的一侧设置有可调防堵喷头装置(9),所述矩形底架(3)的一侧设置有滚动轮(10),所述碎化框(6)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刀片杆(12),所述主动刀片杆(12)远离第一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碎化框(6)的内壁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从动刀片杆(15),所述从动刀片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5)位于碎化框(6)的下方设置有落料框(16);所述第一矩形板(17)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8),所述水箱(18)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9),所述水泵(1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20)和出水管(21),所述进水管(20)和出水管(21)均设置有控水阀,所述可调防粘附翻堆装置(7)包括第二电机(71),所述第二电机(71)与第一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2),所述第一螺纹杆(7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73),所述螺纹筒(73)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框(74),所述U形框(74)的内壁两侧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杆(710),所述转动杆(7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圆盘(711),所述辅助圆盘(7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翻堆折板(712),所述U形框(74)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77),所述第三电机(7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78),所述转动杆(7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79),所述第三齿轮(78)的外表面与第四齿轮(79)的外表面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高效碎化加湿翻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7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矩形杆(75),所述支撑板(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通槽(76),所述滑动矩形杆(75)的外表面与第一矩形通槽(76)的内壁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高效碎化加湿翻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7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板(714),所述L形板(71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矩形通槽(7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高效碎化加湿翻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通槽(7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刷毛(716),所述翻堆折板(712)的外表面开设有折槽(7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高效碎化加湿翻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射卸料装置(8)包括第一矩形框(81)和防溅射框(810),所述第一矩形框(81)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二安装板(5)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8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板(82),所述第二矩形板(82)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83),所述第五电机(8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84),所述第二螺纹杆(8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孔块(85),所述第一矩形框(81)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三矩形通槽(86),所述螺孔块(85)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