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及施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17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养护领域,公开了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及施工工艺,包括箱体、横杆、进水装置、风冷装置、固定组件、无线温度传感器和电动伸缩杆,气囊在充气的同时使空气经过进气管进入到空腔的内部,从而使得空气通入出气管进行循环,通过空气吸收热量排出,换气扇加快内部空气的流通,加快散热速度,如果内部温度过高,无线温度传感器传动信号给信号接收器,使得电源控制器控制电磁泵从集水箱的内部抽水,通过集水管和布水管进入到集水腔中,进一步吸收热量后由出水管排出,风冷和水冷相配合使用提高冷却效果,防止混凝土容易产生温度缝,同时自动控制进水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及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养护领域,尤其涉及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在高质量施工过程中,均要求十分严格控制其温度,将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较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前期温度控制实质就是降温过程,也即对混凝土进行冷却。
[0003]在公开号为CN11366886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凝装置,该大体积混凝土冷凝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外侧的用于对混凝土进行冷却的降温管,箱体上还设有储水口;箱体的内部被一块隔板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仓室,其中,上仓室内部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排出热气的风扇,出水管连接在上仓室的上部,储水口设置在下仓室的上部;箱体的下仓室内部底端安装有抽水泵,进水管呈Γ型且顶部水平段贯穿箱体后的伸出段连接有降温管,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易于制造,经济性好,对大体积混凝土冷却非常实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行走,但无法可以进行混凝土内部的降温,如将设备到混凝土中进行降温,且在混凝土凝固时取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混凝土内部降温和设备不便取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及施工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包括箱体、横杆、进水装置、风冷装置、固定组件、无线温度传感器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横杆滑动在箱体的一侧,所述水循环冷却的进水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内部配合横杆使用,所述换热冷却的风冷装置设置在横杆的底部,所述固定组件与风冷装置相适配设置,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风冷装置的内部,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一侧,且电动伸缩杆配合横杆、进水装置、风冷装置和固定组件插入混凝土中进行内部冷凝。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水装置和风冷装置的配合使用下,可以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快速换出,提高冷却速度。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集水箱、电磁泵、电源控制器、信号接收器、伸缩软管、集水管、布水管、集水腔和出水管,所述电磁泵固定安装在集水箱的顶部,且电磁泵与电源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贯穿于箱体的顶部与电源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磁泵的顶部,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伸缩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布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集水管的下表面,且布水管的底端与集水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在集水腔的顶部一侧。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判断加以进水,在温度过高时使用,可以避免一直通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导气管、鼓风机、进气管、空腔、出气管和换气扇,所述导气管固定连接在鼓风机的一侧,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空腔的底部,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在空腔的顶部,所述换气扇固定连接在出气管的一端。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大体积的混凝土的内部保持空气流通,加快空气流速,提高对散热速度。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手,且箱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凸型轮,所述凸型轮呈正六边形,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横杆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空腔的内部,且无线温度传感器与电源控制器和信号接收器相适配使用。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型轮呈正六边形可以使平面接触在现浇混凝土的表面,便于行走保持稳定,且对混凝土表面影响不大,在混凝土凝固时接触面积小,便于移动。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腔固定安装在横杆的下表面,所述集水管设置在横杆的内部,所述布水管贯穿于横杆。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随着横杆自动上下移动,无须工人手动拆卸,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箱的前表面开设有注水管,且集水箱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电磁泵的进水管设置在集水箱的底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先对集水箱的内部保存需要的水,用完重新注入,无须工人持续加水,自动化高。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横杆的内部,且出风管的一端贯穿于横杆的一端,所述鼓风机固定安装在横杆的底部,且鼓风机的充气量大于出气量,所述空腔设置在集水腔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与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螺纹连接贯穿于固定环与气囊相连接。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一部分热量,相配合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且提高设备空间利用率减少成本的使用。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块、紧固螺丝、气囊,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一侧上表面,所述紧固螺丝贯穿于固定块相适配设置,所述气囊与固定环密封固定连接,且气囊呈长椭圆状。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插入混凝土的内部,在养护结束时,气囊泄气使气囊收缩变形,减小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便于设备的取出。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集水腔通过固定环贯穿滑动连接在气囊的内部,且集水腔的内壁开设有与紧固螺丝相对有应的凹槽。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气囊多次使用后难免会发生损坏,通过可拆卸固定设置可以便于损坏气囊的更换。
[002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气囊固定,通过鼓风机将气囊充满气固定在集水腔上;
S2:插入,通过气囊将设备插入到现浇混凝土中;S3:风循环,通过鼓风机向内部风冷装置充气,进行混凝土内部的换热;S4:系统控制,通过无线温度传感器传输信号,电源控制器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进行系统控制;S5:水循环,温度过高时通过电磁泵控制喷水,水循环可对混凝土内部的进一步换热;S6:拆除,混凝土养护结束时,停止充气,使气囊变形收缩,便于设备地拔出,移走设备。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让混凝土内部快速散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2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气囊在充气的同时使空气经过进气管进入到空腔的内部,从而使得空气通入出气管进行循环,通过空气吸收热量排出,换气扇加快内部空气的流通,加快散热速度,如果内部温度过高,无线温度传感器传动信号给信号接收器,使得电源控制器控制电磁泵从集水箱的内部抽水,通过集水管和布水管进入到集水腔中,进一步吸收热量后由出水管排出,通过水冷进一步的换热,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通过风冷和水冷相配合使用提高冷却效果,防止混凝土容易产生温度缝,同时自动控制进水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制造成本低。
[0027]2、鼓风机通过导气管向气囊中充气,导致气囊膨胀带动固定环在集水腔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横杆(2)、进水装置(5)、风冷装置(6)、固定组件(7)、无线温度传感器(8)和电动伸缩杆(9),所述横杆(2)滑动在箱体(1)的一侧,所述水循环冷却的进水装置(5)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配合横杆(2)使用,所述换热冷却的风冷装置(6)设置在横杆(2)的底部,所述固定组件(7)与风冷装置(6)相适配设置,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风冷装置(6)的内部,所述电动伸缩杆(9)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一侧,且电动伸缩杆(9)配合横杆(2)、进水装置(5)、风冷装置(6)和固定组件(7)插入混凝土中进行内部冷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5)包括集水箱(501)、电磁泵(502)、电源控制器(503)、信号接收器(504)、伸缩软管(505)、集水管(506)、布水管(507)、集水腔(508)和出水管(509),所述电磁泵(502)固定安装在集水箱(501)的顶部,且电磁泵(502)与电源控制器(503)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504)贯穿于箱体(1)的顶部与电源控制器(503)电性连接,所述伸缩软管(50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磁泵(502)的顶部,所述集水管(506)的一端与伸缩软管(5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布水管(50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集水管(506)的下表面,且布水管(507)的底端与集水腔(50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509)固定连接在集水腔(508)的顶部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6)包括导气管(601)、鼓风机(602)、进气管(603)、空腔(604)、出气管(605)和换气扇(606),所述导气管(601)固定连接在鼓风机(602)的一侧,所述进气管(603)固定连接在空腔(604)的底部,所述出气管(605)固定连接在空腔(604)的顶部,所述换气扇(606)固定连接在出气管(605)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中部冷凝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的一端与电动伸缩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手(3),且箱体(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凸型轮(4),所述凸型轮(4)呈正六边形,所述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横杆(2)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8)固定安装在空腔(604)的内部,且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有光杨正银钱龙王蒙蒙王伟许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