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效功能菌株WL及其在铜绿微囊藻控制与微囊藻毒素降解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蓝藻的污染治理领域,涉及双效功能菌株WL及其在铜绿微囊藻控制与微囊藻毒素降解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蓝藻是生长在水体表面和底部的生物,这些生物的大量繁殖可以在水体表面上形成蓝藻水华。由于难闻的气味及其有毒的蓝藻毒素,蓝藻水华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大量繁殖的蓝藻通过阻挡阳光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并消耗氧气。铜绿微囊藻形成的蓝藻水华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并因其能够产生并释放出有毒的微囊藻毒素,给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安全带来重大危害。微囊藻毒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七肽化合物,也是分布最广泛的肝毒素。微囊藻毒素能够抑制蛋白磷酸酶(PP1和PP2A),诱导真核生物的氧化应激反应。2011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
LR,简称MC
‑
LR)含量的阈值为1μg/L。微囊藻毒素具有稳定性和严重的毒性,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效功能菌株WL,已于2022年5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24976。2.权利要求1所述双效功能菌株WL的筛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样采集,经过滤收集过滤液;(2)将水样过滤液加入到无菌的超纯水中,摇匀后静置;(3)取上清液接种到含有微囊藻毒素MC
‑
LR的无机盐培养基(MSM)的培养瓶中,使MC
‑
LR标准品的最终浓度为25mg/mL;(4)将MC
‑
LR作为细菌生长的唯一碳源和氮源,恒温摇床对细菌进行培养;(5)连续培养120小时后,用10mM的磷酸缓冲液PBS对样本进行梯度稀释;即吸取10
‑1、10
‑2、10
‑3、10
‑4、10
‑5的样本稀释液,分别接种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