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90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包括第一模板:第一模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焊接有横向加强杆,凹槽的内部固定焊接有纵向加强杆,该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通过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对接,使得右半螺杆和左半螺杆紧贴,可以转动扭紧螺母,方便安装固定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横向加强杆和纵向加强杆的设计可以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加强,防止浇筑混凝土后起鼓变形;通过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壁粘黏防水薄膜,可以防止混泥土浇筑成形后混泥土粘连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难以拆除,插孔和支撑杆的设计可以对应进行插接安装,方便堆叠安装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高度。高度。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物因其空间大、工期短、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目前,角钢作用在模板上,能够在根部锁紧模板,防止框架柱浇筑时出现烂根现象,而且,角钢是建筑行业中常见材料,其生产成本低,同时,本结构可拆卸,其重复利用性强,节约资源,但是这样的模板的高度位置有限,导致混泥土浇筑的高度有限,且混凝土浇筑后容易粘连模板,不方便拆装。
[0004]例如授权公号CN208633528U中公开的一种框架结构柱根部防渗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和第四角钢,期内侧锁紧有胶合板,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等长,第四角钢较其他设有40mm富余紧固段,第四角钢一端与第一角钢铰接,另一端设有U型锁紧槽,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和第三角钢依次铰接,第三角钢上焊接有锁紧螺杆并配有锁紧螺母。
[0005]由上述现有专利文件公开的方案可知,存在混凝土成形后模板粘连混泥土和模板高度固定,不方便浇筑较高混凝土。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以解决模板粘连混泥土和模板高度固定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包括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焊接有横向加强杆,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焊接有纵向加强杆,所述第一模板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模板的两端固定焊接有右半螺杆,所述右半螺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右半螺杆的一侧面紧贴有左半螺杆,所述左半螺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模板。
[0008]优选的,所述螺母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左半螺杆,所述螺母的内侧面紧贴第二模板,通过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对接,使得右半螺杆和左半螺杆紧贴,可以转动扭紧螺母,方便安装固定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0009]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杆的侧面固定焊接纵向加强杆,所述螺母的内侧面紧贴第一模板,横向加强杆和纵向加强杆的设计可以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加强,防止浇筑混凝土后起鼓变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模板的上端面固定焊接支撑杆,所述第一模板的内壁粘黏有防水薄膜,通过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壁粘黏防水薄膜,可以防止混泥土浇筑成形后混泥土粘连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难以拆除。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的端部紧贴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一侧面紧贴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内壁粘黏有防水薄膜,插孔和支撑杆的设计可以对应进行插接安装,方便堆叠安装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高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螺母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左半螺杆,螺母的内侧面紧贴第二模板,通过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互对接,使得右半螺杆和左半螺杆紧贴,可以转动扭紧螺母,方便安装固定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0014]2.本技术横向加强杆的侧面固定焊接纵向加强杆,螺母的内侧面紧贴第一模板,横向加强杆和纵向加强杆的设计可以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加强,防止浇筑混凝土后起鼓变形。
[0015]3.本技术第一模板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杆,第二模板的上端面固定焊接支撑杆,第一模板的内壁粘黏有防水薄膜,通过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壁粘黏防水薄膜,可以防止混泥土浇筑成形后混泥土粘连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难以拆除。
[0016]4.本技术第一模板的端部紧贴有垫片,垫片的一侧面紧贴第二模板,第二模板的内壁粘黏有防水薄膜,插孔和支撑杆的设计可以对应进行插接安装,方便堆叠安装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高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模板俯视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右半螺杆左视放大图。
[0020]图中:1第一模板、11凹槽、12横向加强杆、13纵向加强杆、14插孔、15右半螺杆、16螺母、17左半螺杆、18第二模板、19垫片、110支撑杆、111防水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

3,图示中的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包括第一模板1:第一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的内部固定焊接有横向加强杆12,凹槽11的内部固定焊接有纵向加强杆13,第一模板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插孔14,第一模板1的两端固定焊接有右半螺杆15,右半螺杆15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16,右半螺杆15的一侧面紧贴有左半螺杆17,左半螺杆17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模板18。
[0024]为了方便连接安装,螺母16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左半螺杆17,螺母16的内侧面紧贴第二模板18,通过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18相互对接,使得右半螺杆15和左半螺杆17紧贴,可以转动扭紧螺母16,方便安装固定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18,横向加强杆12的侧面固定焊接纵向加强杆13,螺母16的内侧面紧贴第一模板1,横向加强杆12和纵向加强杆13的设
计可以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18进行加强,防止浇筑混凝土后起鼓变形。
[00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18相互对接,使得右半螺杆15和左半螺杆17紧贴,可以转动扭紧螺母16,方便安装固定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18,横向加强杆12和纵向加强杆13的设计可以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18进行加强,防止浇筑混凝土后起鼓变形。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阅图1

3,本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图示中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包括第一模板1:第一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的内部固定焊接有横向加强杆12,凹槽11的内部固定焊接有纵向加强杆13,第一模板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插孔14,第一模板1的两端固定焊接有右半螺杆15,右半螺杆15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16,右半螺杆15的一侧面紧贴有左半螺杆17,左半螺杆17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模板18。
[0028]为了防止模板和混凝土粘连,第一模板1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杆110,第二模板18的上端面固定焊接支撑杆110,第一模板1的内壁粘黏有防水薄膜111,通过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18内壁粘黏防水薄膜111,可以防止混泥土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1):所述第一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固定焊接有横向加强杆(12),所述凹槽(11)的内部固定焊接有纵向加强杆(13),所述第一模板(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插孔(14),所述第一模板(1)的两端固定焊接有右半螺杆(15),所述右半螺杆(15)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16),所述右半螺杆(15)的一侧面紧贴有左半螺杆(17),所述左半螺杆(17)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模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框架柱模板定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6)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左半螺杆(17),所述螺母(16)的内侧面紧贴第二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英陈华国吴杰郑士剑陈建陈巍卢忠陈华伟戴晓晓王勤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