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锥度扩孔用内冷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785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锥度扩孔用内冷钻,包括底座、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卡槽、对接杆、限位板、螺杆、承托座、联动螺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内冷钻中的铣削柱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结构的退屑槽口,且退屑槽口呈对称式设置有两个,并在退屑槽口内呈覆盖式密布有漏液微孔,通过喷射孔与漏液微孔组合喷射冷却液,进而实现对铣削柱的内部以及外壁的冷却,进而提高其整体的冷却效果,在本内冷钻中的承托座上通过转杆呈转动式连接有联动螺套,并在转杆上设置有扭力弹簧,并在联动螺套的底部呈内凹式设置有半圆形结构的槽口,槽口内设置有螺纹,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联动螺套使其与螺杆分离,进而使螺杆能够快速滑动至适当的位置。的位置。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锥度扩孔用内冷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冷钻,具体为一种螺旋锥度扩孔用内冷钻,属于内冷钻


技术介绍

[0002]内冷钻头是一种孔加工工具,其特点其上设置有通孔,在切削加工中通过使压缩空气、油或切削液穿过,起到冷却刀具的作用,可以降低刀具的切削温度,增加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内冷钻比普通硬质合金钻头更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特别适合用于深孔加工以及难加工材料。
[0003]然而现有的内冷钻大多存在着各种问题:
[0004]1)由于内冷钻大多需要通过夹持装置将其夹持锁定在机床上,而目前的夹持装置大多通过螺纹旋拧带动螺杆联动的方式将其锁定,但是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更换不同直径的钻头,在更换钻头时工作人员需要频繁的正反向转动螺杆,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
[0005]2)由于目前的内冷钻大多的喷射通孔大多设置在刀头顶端,其虽然能够起到内冷效果,但是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螺旋锥度扩孔用内冷钻。
[0007]本技术通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锥度扩孔用内冷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锁定机构,其用于将该内冷钻夹持锁定在机床上,其包括底座(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卡槽(4),所述底座(1)连接锁定在机床上,所述第一夹板(2)竖直固定在底座(1)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板(3)呈滑动式连接在底座(1)上,且与第一夹板(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卡槽(4)分别呈内凹式设置在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的对接面;联动机构,其用于带动第二夹板(3)快速联动进而将该内冷钻快速夹持锁定,其连接在夹持锁定机构上,且其包括对接杆(5)、螺杆(7)、承托座(8),所述承托座(8)固定在承托座(8)的一端,并在其顶端呈内凹式设置有半圆形光滑槽口,所述螺杆(7)呈滑动式连接在承托座(8)上的槽口内,且其另一端通过轴承套呈转动式连接在对接杆(5)的中心处,所述对接杆(5)设置固定在匚形结构的对接杆(5)的中心处;铣削机构,其用于对工件进行铣削,其连接锁定在夹持锁定机构上,且其包括固定杆(10)、铣削柱(11)、水管对接筒(12)、喷射孔(13),所述铣削柱(11)固定在固定杆(10)的一端,所述固定杆(10)被夹持锁定在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之间的卡槽(4)内,所述喷射孔(13)设置在铣削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良张俊刚蒋建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埃特法斯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