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873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6
本申请涉及电极植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植入装置,包括:植入组件和电磁组件;植入组件包括主体框架和植入连接件;主体框架内设有容置电磁组件的容置内腔,电磁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内腔内;植入连接件的一端与电磁组件固定连接;植入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导引针固定连接;在外力作用下,电磁组件、植入组件和导引针能够沿第一方向协同运动,第一方向表征朝向植入对象运动的方向;在电磁组件通电的情况下,电磁组件能够带动植入连接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带动导引针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方向表征远离植入对象运动的方向。本申请简化了植入操作,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拔出迅速,减少了植入造成的组织损伤,防止了拔出时植入神经探针被带出。针被带出。针被带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植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极植入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机接口,有时也称作“大脑端口”或者“脑机融合感知”,它是在人、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脑机接口作为一项多学科交叉技术,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科研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0003]可植入神经探针是脑机接口中用于记录单细胞、亚毫秒分辨率神经活动最广泛应用的工具,现有可植入神经探针包括硬质硅基探针和柔性电极探针。植入硬质硅基探针后将会引起排异反应,造成植入区域的周围神经坏死,慢性炎症以及神经元细胞的失活,进而会导致可植入神经探针接收到的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柔性电极作为脑机接口的分支,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脑机接口最后的形态”,柔性电极探针是脑机接口的首选,现有技术通过钨丝针把柔性电极探针植入到生物脑组织中。然而现有的电极植入装置至少需要两个机械臂分别实施定位操作和植入操作,植入较为复杂,成本高且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极植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植入装置,简化了植入操作,降低制造成本,减少了植入造成的组织损伤,同时防止了拔出时植入神经探针被带出。
[0005]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极植入装置,包括:植入组件和电磁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包括主体框架和植入连接件;所述主体框架内设有容置所述电磁组件的容置内腔,所述电磁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内腔内;所述植入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磁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植入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导引针固定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电磁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和所述导引针能够沿第一方向协同运动,所述第一方向表征朝向植入对象运动的方向;在所述电磁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植入连接件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导引针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表征远离植入对象运动的方向。
[0007]进一步地,所述植入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植入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匹配的卡位槽;
[0008]在所述电磁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预设距离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位槽卡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为卡接部,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为复位部,通过按压所述复位部,所述限位件脱离所述卡位槽,以使所述植入连接件复位。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
[0011]所述限位件未与所述卡位槽卡接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所述第
一弹性件提供所述限位件的卡接部进入所述卡位槽的推动力。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电磁组件靠近所述植入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件限位部和第二弹性件限位部,所述第二弹性件限位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件限位部和所述第二弹性件限位部之间;
[0013]所述电磁组件带动所述植入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预紧状态。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远离所述电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臂状凸缘,所述臂状凸缘形成电极容置槽。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垫块和紧固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垫块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后伸入所述电极容置槽中;
[0016]所述紧固件能够抵紧于所述垫块的另一端,以使所述垫块与所述电极容置槽中的待植入电极组件抵接。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引针固定板;所述植入连接件远离所述电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导引针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植入连接件与所述导引针固定板形成导引针夹持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植入连接件与所述导引针固定板磁吸连接或卡接。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立体定位仪;所述立体定位仪与所述植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立体定位仪能够带动所述电磁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和所述导引针沿所述第一方向协同运动。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公开的电极植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申请通过植入组件2和电磁组件3配合设置,既能实现定位操作又能实现植入操作,简化了植入操作,降低制造成本;本申请通过电磁组件3快速带动植入连接件22沿远离植入对象运动的方向运动,以带动导引针11拔出,减少了植入造成的组织损伤,同时防止了拔出时植入神经探针被带出。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极植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极植入装置植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极植入装置拔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极植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极植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极植入装置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控制电极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0]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

立体定位仪;2

植入组件;3

电磁组件;4

第一弹性件;5

第二弹性件;6

垫块;7

紧固件;8

导引针固定板;11

引导针;21

主体框架;22

植入连接件;23

限位件;24

卡位槽;31

第一弹性件限位部;32

第二弹性件限位部;33

固定磁性件;34

滑动磁性件;25

臂状凸缘;26

通孔;231

卡接部;232

复位部;111

待植入电极探
针;112

第一电路板;113

第二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极植入装置,简化了植入操作,降低制造成本,减少了植入造成的组织损伤,同时防止了拔出时植入神经探针被带出。
[003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组件(2)和电磁组件(3);所述植入组件(2)包括主体框架(21)和植入连接件(22);所述主体框架(21)内设有容置所述电磁组件(3)的容置内腔,所述电磁组件(3)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内腔内;所述植入连接件(22)的一端与所述电磁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植入连接件(22)的另一端用于与导引针(11)固定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电磁组件(3)、所述植入组件(2)和所述导引针(11)能够沿第一方向协同运动,所述第一方向表征朝向植入对象运动的方向;在所述电磁组件(3)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组件(3)能够带动所述植入连接件(22)沿第二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导引针(11)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表征远离植入对象运动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组件(2)还包括限位件(23),所述限位件(23)与所述主体框架(21)转动连接;所述植入连接件(2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23)匹配的卡位槽(24);在所述电磁组件(3)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预设距离后,所述限位件(23)与所述卡位槽(24)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3)的一端为卡接部(231),所述限位件(23)的另一端为复位部(232),通过按压所述复位部(232),所述限位件(23)脱离所述卡位槽(24),以使所述植入连接件(22)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所述限位件(23)未与所述卡位槽(24)卡接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4)处于预紧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4)提供所述限位件(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诚彭雷谭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