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用可调距拨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65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叉车用可调距拨叉,涉及叉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拨叉调距的范围过小,无法适用于大尺寸货物的技术问题。该叉车用可调距拨叉包括油缸和矩形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两个竖直侧框和分别连接在两个竖直侧框之间的顶框和底框;油缸的一端固定在一侧的侧框上,油缸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筒固定连接至另一侧的侧框上,油缸的活塞杆从油缸的另一端伸出,并能在连接套筒内伸缩,连接套筒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长槽,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长槽连接有拨叉,拨叉与侧框在支撑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存在间隙,拨叉能被油缸的活塞杆带动伸至侧框处并继续伸出至其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使叉车适用于尺寸更大的货物。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使叉车适用于尺寸更大的货物。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使叉车适用于尺寸更大的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用可调距拨叉


[0001]本技术涉及叉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叉车用可调距拨叉。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叉车通常设置有可以调节距离的拨叉,通过调节两个拨叉之间的距离,来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货物。而现有拨叉的调节受到其支撑框架的限制,当拨叉被活塞杆带动伸至支撑框架的侧框时,便到了其行程的尽头,也就是说,拨叉调节的范围受到了支撑框架宽度的限制。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现有叉车的拨叉调距范围过小,无法适用于大尺寸货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用可调距拨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拨叉调距的范围过小,无法适用于大尺寸货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的叉车用可调距拨叉,包括油缸、连接套筒和矩形的支撑框架;
[0008]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竖直的左侧框、右侧框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用可调距拨叉,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连接套筒和矩形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竖直的左侧框、右侧框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框和所述右侧框之间的顶框和底框;所述油缸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其中: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右侧框上,所述第一油缸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固定连接至所述左侧框上,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从所述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伸出,并能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内伸缩,所述第一连接套筒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长槽,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所述长槽连接有第一拨叉,所述第一拨叉与所述左侧框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拨叉能被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带动伸至所述左侧框处并继续伸出至其左侧;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左侧框上,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固定连接至所述右侧框上,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从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伸出,并能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内伸缩,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长槽,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所述长槽连接有第二拨叉,所述第二拨叉与所述右侧框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前后方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拨叉能被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带动伸至所述右侧框处并继续伸出至其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用可调距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框前侧对应所述第一拨叉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拨叉能被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并伸至所述左侧框的外侧;所述右侧框前侧对应所述第二拨叉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拨叉能被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通过所述第二缺口并伸至所述右侧框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用可调距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一连接套筒平行于所述顶框设置,且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一连接套筒分别安装在所述右侧框和所述左侧框内侧的前端;所述第二油缸和第二连接套筒平行于所述底框设置,且所述第二油缸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伟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