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860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雾化芯组件和回气环,储液组件内设有储液腔和出气通道,储液腔的腔壁设有出液孔;第一壳体,与储液组件相连接,设有回气孔且其内设有与出气通道相连通的进气通道;雾化芯组件,设于第一壳体内并位于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的连通路径上,其外壁与出液孔之间形成有与出液孔、雾化芯组件相连通的导液通道;回气环设于第一壳体内,雾化芯组件位于回气环内,导液通道位于雾化芯组件与回气环之间,回气环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回气间隙,回气间隙分别与回气孔、出液孔相连通。该雾化器可降低使用时发生干烧问题的风险。雾化器可降低使用时发生干烧问题的风险。雾化器可降低使用时发生干烧问题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以及用于雾化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物质的电子设备可统称电子雾化装置。
[0003]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雾化器一般包括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仓、与储液仓相连通的雾化芯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气道,而雾化芯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液体以及发热体。电子雾化装置工作时,储液仓内的雾化液由导液体导向发热体所处的位置,发热体加热雾化液后产生气溶胶,气溶胶通过气道导出外界而供用户吸食。其中,发热体可以是金属发热丝、金属发热片、导电陶瓷发热体等结构形式,导液体的材料可以是多孔陶瓷、棉花等。
[0004]相关技术中,储液仓内的雾化液导向导液体而减少后其内部压力会减小而形成一定的负压,该负压会使得雾化液后续导向导液体的阻力增大,因此为使得后续雾化液能够顺畅地导向导液体,保证用户能够继续正常进行抽吸,需要向储液仓内回气(即外界空气透过导液体回到储液仓内)以提升储液仓内的气压(即减小储液仓内的负压)。然而回气过程中导向储液仓的气体同样需要透过导液体而渗透至储液仓内,即,储液仓内的雾化液导入导液体内的导液路径与外界空气透过导液体回到储液仓内的回气路径是同一条路径且两者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这样会使得导向储液仓内的气体会阻碍储液仓内的雾化液导向导液体,而导向导液体的雾化液同样会阻碍外界气体导向储液仓,从而在用户进行抽吸的过程中,特别是当用户单次长时间抽吸时,雾化器很容易出现回气不及时而导致供液不畅的问题,进而会出现发热体位置的雾化液消耗后难以得到及时补充的问题,使得雾化芯出现缺液干烧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用户的抽吸口感,甚至还可能会烧坏雾化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雾化器在用户抽吸过程中容易发生缺液干烧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
[0007]储液组件,其内部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储液腔背离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的腔壁上开设有出液孔;以及
[0008]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0009]第一壳体,其一端与所述储液组件远离所述出气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回气孔;
[0010]雾化芯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之间的
连通路径上,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壁与所述出液孔之间形成有导液通道,所述出液孔通过所述导液通道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相连通;
[0011]回气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雾化芯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回气环内,所述导液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壁与所述回气环的内壁之间,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回气间隙,所述回气间隙分别与所述回气孔、所述出液孔相连通,且所述回气间隙的大小为0.01mm~0.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回气间隙相连通且对应所述回气间隙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径向的深度为1mm~3mm,且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轴向的宽度为0.1mm~0.5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凹槽。
[0015]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回气间隙相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对应所述回气孔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径向的深度为1mm~3mm,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轴向的宽度为2mm~3mm,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垂直间距为0.1mm~0.5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回气孔的孔径为0.5mm~2mm。
[0018]进一步地,所述回气间隙的大小为0.05mm~0.2mm。
[001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中空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储液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套筒靠近所述储液组件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过液孔,所述导液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所述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出液孔之间存在间隔并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隔并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过液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回气间隙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出液孔相连通。
[0020]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环套设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周壁上,所述储液组件远离所述出气端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内并与所述回气环的一端端面相抵接,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回气环相抵接的一端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回气槽,所述回气间隙通过所述回气槽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
[002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包括中空的套筒部、中空的接头部以及环绕所述接头部设置的多个连接筋,所述接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筒部的内径,每一所述连接筋的一端与所述接头部的外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端面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存在间隔而形成所述过液孔,所述接头部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组件相连接、另一端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且所述套筒部的内壁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通道。
[0022]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回气组件和底座组件,所述回气组件包括第一壳部、所述回气环和所述连接套筒,所述第一壳部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回气环上、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组件相对接,且所述第一壳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回气孔,所述回气环套设于所述套筒部上,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壳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回气间隙;
[0023]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电极组件和第二壳部,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部的一端并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壳部远离所述电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部远离所述储液组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部与所述第一壳部相连接而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二壳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第二壳部内部中空而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0024]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接头部内并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
[0025]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以及中空的支架套,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以及中空的导液体,所述支架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液通道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支架套套设于所述导液体的外部且所述导液体与所述进液孔相连通,所述支架套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接头部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组件,其内部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储液腔背离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的腔壁上开设有出液孔;以及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其一端与所述储液组件远离所述出气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回气孔;雾化芯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之间的连通路径上,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壁与所述出液孔之间形成有导液通道,所述出液孔通过所述导液通道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相连通;回气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雾化芯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回气环内,所述导液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壁与所述回气环的内壁之间,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回气间隙,所述回气间隙分别与所述回气孔、所述出液孔相连通,且所述回气间隙的大小为0.01mm~0.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回气间隙相连通且对应所述回气间隙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径向的深度为1mm~3mm,且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轴向的宽度为0.1mm~0.5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凹槽;且/或,各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相互平行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环的外周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回气间隙相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对应所述回气孔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径向的深度为1mm~3mm,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回气环的轴向的宽度为2mm~3mm,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垂直间距为0.1mm~0.5mm。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孔的孔径为0.5mm~2mm;且/或,所述回气间隙的大小为0.05mm~0.2mm。7.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中空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并与所述储液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套筒靠近所述储液组件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过液孔,所述导液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所述过液孔,所述过液孔与所述出液孔之间存在间隔并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隔并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过液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回气间隙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出液孔相连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环套设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周壁上,所述储液组件远离所述出气端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内并与所述回气环的一端端面相抵接,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回气环相抵接的一端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回气槽,所述回气间隙通过所述回气槽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雷彭争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