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LDCM控制器的自适应降压型DC
‑
DC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DC
‑
DC降压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LDCM控制器的自适应降压型DC
‑
DC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BLDCM控制器由传统的燃油驱动逐渐转向锂电池供电。锂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其支持高倍率电流放电,且循环次数多,稳定性好,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电源是电子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使用周期。当前市场上的基于锂电池供电的BLDCM控制器产品与旁路恒压负载无法共用电源或需要经过复杂的降压电路实现恒压负载,导致电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工艺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LDCM控制器的自适应降压型DC
‑
DC电路,以解决当前的DC
‑
DC降压电路需额外使用运算放大器导致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LDCM控制器的自适应降压型DC
‑
DC电路,其特征在于,根据BLDCM控制器供电电压实时调整输出至旁路恒压负载端的电压,使旁路恒压负载在额定电压内正常工作;所述自适应降压型DC
‑
DC电路包括:自适应降压主电路,使主电源BAT降压到使旁路恒压负载正常工作的电压;BLDCM控制器接口电路,提供与BLDCM控制器连接接口,同时提供电压使所述自适应降压主电路的N沟道MOS管工作;主电源接口电路,与BLDCM控制器的主电源BAT连接,并为所述自适应降压主电路提供工作电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LDCM控制器的自适应降压型DC
‑
D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降压主电路包括主电源BAT、二极管D1、旁路恒压负载M1、N沟道MOS管Q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以及电源VCC;N沟道MOS管Q1的漏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栅端通过电阻R1连接电源VCC,源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连接N沟道MOS管Q1的栅端,另一端接地;电容C1的一端连接N沟道MOS管Q1,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接主电源BAT;旁路恒压负载M1并联在二极管D1的两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LDCM控制器的自适应降压型D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扬扬,胡晓涛,龚文,吴梦芸,沈伟,田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